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 第978章 张麻子突袭最大地主

第978章 张麻子突袭最大地主(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卸岭力士、张大佛爷以及张之维的玄学手段加持下,大型防空洞工程进展神速,短短数日已初具雏形。

如果只是拿它当一个小型避难所,那么它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

但张之维要的是大型避难所,以及大型工厂的厂房,所以现在的建设规模还远远不够。

按最初预想的建制,他得把这一座大山掏空大半,并延伸扩展至地下,开发出一个大大的空间。

这种体量的工程,若是在八九十年后的渝城,那自然是比比皆是,随便找一个地铁站,都深的跟通地府一样,但在当前这个年代,这绝对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也得亏张之维有见识,不然提都提不出来。

王蔼则是坐镇城中,与天通商会各地分号联络,资金、物资流水般汇入渝城,然后再分发到各地。

之所以在大搞工程的时候,还把钱送出去,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大饥荒,他要出钱建粥棚赈灾。

工程如火如荼,进展神速。但在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之下,暗流已然开始涌动。

先是委座发来密电,询问渝城大规模调动人力、进山凿石所谓何事?

毕竟这段时间,张之维联合刘莽在渝城大兴土木,搞得声势浩大,金陵方面委座都是个多余性子,怎可能不在意。

对于委座明面上的质问,刘莽以兴办实业、开采石料为由搪塞过去了。

对于这个回答,委座自然是不相信的,明面上对刘莽的行为进行口头嘉奖,暗地里却派出蓝衣社的人过来调查。

蓝衣社成立于三二年,是军统的前身。

现在军统还没诞生,不过,随着斧头帮的二当家戴春雨的加入,蓝衣社的实力在飞速的壮大,已经在布局各地了,川渝重镇,自然是重中之重。

蓝衣社的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假扮成来搞后勤的袍哥,潜入了工程现场,还从经常和袍哥们摆龙门阵的小天师的口中,得到了一些这个工程的规模和用途。

委座得知之后,也被震惊了,这么大的工程,刘丧子是要干嘛?这是要准备打仗啊!!

他要打谁?

倭寇?!

倭寇在东北,他在西南,双方隔了八千里都不止,肯定不是冲着倭寇去的。

娘希匹的,多半是冲着自己来的。

于是乎,委座准备先下手为强,你劳民伤财,大兴土木,要搞防守工程是吧,老子直接给你这娘希匹的炸了。

想法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整个工程的安保都是唐门在负责,里面有高英才,以及由恪和由守。

高英才的战斗能力虽然很一般,但却是整个唐门最擅长幻身障的,来无影去无踪。

而由恪和由守外号青白蜘蛛,一手蜘蛛丝出神入化,是唐门里最擅长结网防守,守株待兔的刺客。

他们在整个工程的周边布下了天罗地网,蓝衣社的人还没来得及安放,就落入了他们布置的陷井之中。

唐门审问了这些人,这些人都不是什么硬骨头,不用张之维出手就全招了。

对于这些蓝衣社的人……

为避免放回去让委座难堪,刘莽将他们全部解决了。

在那之后,唐门的人又逮了几个人。

兴许是吃了一瘪,知道不好搞,蓝衣社没有继续派人,这次抓到的人是刘莽幺爸的探子,甚至有几个特高课的倭寇……

不过都是一些小鱼小虾而已,对于这些人的处置方式,张之维本想杀了了事。

刘莽却觉得,就这样杀了可惜了,不如拿去填地基,打生桩,张之维没去管,随刘莽去操作了。

…………

…………

而在工程如火如荼的进行的时候,张麻子行动也到了收网阶段。

蓉城,安仁刘氏庄园。

整个刘氏庄园占地七十多亩,是一个融合了川西居民与西式风格的建筑,拥有二十七个天井,一百八十多间房屋,以及三个大花园。

整个庄园布局森严,既有传统中式的寿堂,和祖祠,也有西式会客厅和网球场,甚至配备秘密金库和地道。

作为这里的主人,刘彩日常起居主要在老公馆。

这里的奢华程度堪比宫廷,房屋里全是金器,连卧室的雕花大床和马桶都贴满了金箔,金光闪闪,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暴发户、土豪。

这个庄园,不仅是他的生活场所,更是他权力的象征,其外围筑有六米高的烽火墙,内部有雇工院,有粮仓,烟土仓库……还驻扎着一支三千人的私军来护院。

这些人,都配备着最新式的武器,甚至比普通的军队装备都好,毕竟是看家护院的,地主舍得花钱。

这就是这个年代最顶级地主的生活起居了。

后世的很多人对地主都缺乏一种概念,觉得当时的那些佃户愚蠢。

这么多人,为何不聚集起来,搞个零元购,杀了地主,抢了钱财,分了田地?

后世有一部很出名,但叫好不叫座的电影,叫一九四二,里面的主角是一个地主,因饥荒被流民抢劫,然后落得个卖儿卖女的下场。

但其实吧,这种情况根本不太可能发生。

因为电影里的地主,有像刘彩庄园一样的烽火墙,大门更是建的跟个城门楼子一样,还有一仓库的粮食。

如此家业,正常来讲,他这一脉的兄弟姐妹们,侄子侄女加起来都得几十号人,手里还得带枪带炮的,外加还有百十号长工,不然根本撑不起这个家业。

绝不可能像电影里演的一样,只有一儿一女,外加几个长工这么简陋。

如果家里真的只有这么大猫小猫三两只,能成什么事?别说修城门楼子,就是一天一个鸡蛋都够呛。

这点人,别说地主,就是普通农户,遇到那些生几个儿子的家庭,都得被欺负。

正常情况下,这种规模的地主,如果不遭遇军队,是不可能饿的上炕都费劲的流民抢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