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4章 默默关注着王晨的成长(2 / 2)
他不断地练习,尝试着调整自已的发力方式和节奏,以适应这种全新的融合。
在一次练习中,他决定将霸王戟法中的一招“横扫千军”融入到刀法中。
这一招以其强大的力量和威猛的气势而闻名,他相信如果能够成功地将其融入刀法,一定会让破风刀法更上一层楼。
他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然后猛地挥出一刀。
然而,由于他过于追求力量的爆发,发力过猛,导致身形不稳,差点扭伤手腕。
更糟糕的是,长刀竟然脱手飞出,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直直地嵌入了一旁的竹竿中,深深地没入其中。
这一失误让他意识到,融合之路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
他不能盲目地追求力量,而忽略了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挫败感如潮水般涌来。
王晨开始怀疑自已的野心是否太过不切实际。
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武学融为一体,谈何容易?自已是否太过贪心,以至于两头不讨好?那段时日,他眉宇间常笼罩着一层阴霾,练功时也显得有些心浮气躁。
王渊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一日傍晚,他叫住正准备继续去竹林苦练的王晨,递给他一杯清茶。
“坐下吧,”王渊的声音平和,“看你心神不宁,可是遇到了瓶颈?”
王晨叹了口气,将自已的困惑和盘托出:“前辈,晚辈愚钝。欲将刀戟合一,却总觉得格格不入,仿佛水火难容。是否……此路根本不通?”
王渊微微一笑,指着远处在暮色中若隐若现的山峦,说道:“你看那山,沉稳厚重,是为‘静’;你感受这谷中的风,无形无相,却无孔不入,是为‘动’。动静之间,看似对立,实则相依。没有山的静,显不出风的动;没有风的动,也衬不出山的静。武道亦然。”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霸王戟法,取其‘山’之沉稳厚重,是为根基;破风刀法,取其‘风’之灵动迅疾,是为变化。你如今之困,在于只看到了它们的‘异’,却未能找到它们相通的那个‘点’。强行将山的形态赋予风,或将风的轨迹强加于山,自然是徒劳。
你需要做的,是领悟它们内在共通的‘理’——力量的传导、时机的把握、意念的凝聚。当你掌握了这个‘理’,山之势可化入风之速,风之变可藏于山之稳,何愁不能融合?”
王渊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王晨心中的迷雾。他恍然大悟:自已之前一直执着于招式的形似,却忽略了武道神髓的相通。
融合并非简单的招式拼凑,而是武道理念的升华和再造。
“多谢前辈指点迷津!”王晨如醍醐灌顶般,心中的迷雾瞬间消散,眼前一片清明。
他的眼眸重新燃起炽热的光芒,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熠熠生辉。
他不再像之前那样急于求成,而是静下心来,仔细揣摩霸王戟法和破风刀法的精髓。
他不再单纯地追求刀招戟式的生硬拼凑,而是深入探究两种武学在发力、运劲、节奏、意境等方面的异同之处,试图找到一个能够让它们和谐共存的平衡点。
为了更好地领悟其中的奥妙,王晨开始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象。
他看到山间的猛虎在捕食时,虽然气势威猛如雷,但动作却隐含着灵动与变化。
他聆听天际的惊雷炸响,虽然速度疾如闪电,但其中却蕴含着无尽的天威与震撼。
他将这些自然意象深深地融入自已的感悟之中,让它们成为自已武学进步的源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王晨沉浸在对武道的探索中,不知不觉间,他的刀法日益精进,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
而他对武道的理解也愈发深刻,仿佛已经触及到了武学的真谛。
王渊一直默默关注着王晨的成长,他知道,是时候检验这块璞玉经过精心打磨后的成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