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1章 生命科学技术大爆发(2 / 2)
有科研机构,有科学家在里面工作,也有各种采集、生产的机械设备。
当然,这些东西在居住飞船那边也有一套副本,是各个领域的分院校,平常它们也一样正常开展科研工作,并和天琴号上的科研机构保持数据互通。
如此做相当于陪都。
相当于明朝的南北两京模式,防止梦幻天琴号或者居住飞船被干掉之后,人类文明出现科技断层。
因为宇宙级文明的飞船确实可以造得很大,内部很宽广,所以施行这种模式并没有多难。
听着蓝飞翔的开头介绍,岳渊并未急着去看全息屏里的数据,而是一边走着一边回忆过去,一会之后他开口道:“我记得这项技术在我们人类还在银河系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并且也做过极其大量的研究。”
停顿下来回想了一下,岳渊继续道:“我记得当初的难点是,如何让信息从思维量子场逆编码到意识中,还有量子场信息编辑如何逆向塑造人类大脑神经元活动方式,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
“都解决了!”
蓝飞翔脸上洋溢着喜悦,他也回想了一下自己记忆里的东西,然后看向旁边的岳渊,一边走一边说道:“第一个难题我记得在科技档案里就有记载,当初的先辈们已经有些眉目,我们站在先辈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早就掌握。而第二个难题则涉及到微观影响宏观的问题,这是当时先辈们无法解决的难题,但对于现在的我们却再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当时的先辈们就意识到,人的精神意识或可脱离大脑而存在,盖亚生命的存在就佐证了这一观点。嗯大脑是物质,物质无非就是由无数费米子构成罢了,而实际上,无数费米子以特定结构构成的大脑产生的思维就是在量子层面上,既然如此,我们便直接构造一个与我们脑域思维场一模一样的场不就可以了?”
“说白了,以我们现在的科技,实现量子生命体最困难的就是大脑的问题,解决了大脑思维场问题,一切都迎刃而解。”
顿了顿,蓝飞翔继续说道:“我们的科技档案里曾经有过这样的思路,认为或许可以找到某种量子载体,再通过已经掌握的思维场和量子场映射的关系,把人类精神意识的一切活动映射到量子载体上,然后直接在量子载体上解决思维量子场和储存信息场之间的桥梁问题。”
“这个想法很好,也走得通,当年之所以没能继续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完全是因为科技水平没有达到那个层次,所以找不到那种量子载体。”
岳渊点点头,他的记得当初这个项目之所以停滞不前,就是因为人类文明找不到那种可以承载思维的量子载体。
不过当初的科学家们虽然没有办法找到那种量子载体,却给出了思路,他们认为那种状态的量子载体本就存在,而且它还是生命之所以迸发智慧之光的因素之一,是意识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他们提供的思路就是,深入挖掘人类拥有第三人称梦境视角的根本原因,然后从其中的关联性去寻找。
可惜当初因为技术受限,这个想法也只是提出来,而没办法真正去探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