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658章 气麻了

第1658章 气麻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只是,今日有密信送入宫中,是王兄写给父王的,儿臣不敢擅自拆开看。”

高建武艰难点头。

“拆开吧,读给我听。”高建武说道。

“是。”高恒应声。

高恒小心翼翼地拆开火漆,取出密信。他展开绢帛,刚读了个开头,脸色便微微一变。

“父王……”他声音有些迟疑。

“念。”高建武闭着眼睛,语气不容置疑。

高恒深吸一口气,开始诵读:

“儿臣桓权,泣血顿首,遥拜父王……今闻盖苏文逆贼,陈兵八万于王城之外,挟持君父,把持朝政,其不臣之心,路人皆知。儿臣身陷长安,心如刀割,恨不能飞回父王身边,诛杀此獠……”

听到这里,高建武的眉头紧紧皱起,但没有出声打断。

八万兵马.......

远在长安的高桓权是如何知道平壤城周围的情况的?

高恒继续念道:“……儿臣思之再三,为保我高氏宗庙,为救父王于危难,不得已行权宜之计。儿臣已上书大唐皇帝陛下,陈明逆臣罪状,恳请天兵震慑,以安社稷……”

“逆子!”高建武猛地睁开眼睛,胸口剧烈起伏,“他竟敢……竟敢引外兵以胁内臣!这是要将我高句丽置于何地!”

就算是和亲之策,也只是让大唐远远的看着,借一借势罢了。

不会真的在这种情况下引唐军入境。

即便是,也是高家领兵,与大唐内外夹击,而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引狼入室。

“父王息怒!”高恒连忙放下书信,为高建武抚背顺气,“王兄或许……也是情急之下……”

“情急?”高建武冷笑一声,笑声中满是悲凉,“他这是要把我高句丽卖给大唐!继续念!”

高恒只得硬着头皮继续:

“……儿臣深知此举有违父王教诲,然形势所迫,不得不为,恳请父王答应割让辽东二城,开放口岸,永结盟好……此举虽损一时之利,然可借大唐之力,铲除国贼,保我高氏江山永固……”

“啪”的一声,高建武猛地将床头的药碗扫落在地,碎片四溅。

高建武气得浑身发抖,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帕子上染上新的血迹。

高恒慌忙为高建武顺气。

“父王息怒,保重身体,王兄他,他身在长啊,或许是被大唐胁迫........”

“况且,营州的兵马由大唐的将领张俭统领,就在边境,的确是能够从外震慑盖苏文,使他在王城外的八万兵马不敢擅动.......”

“父王,您毕竟是大唐册封的辽东郡王,既然求到大唐皇帝面前了,他也不会坐视不理。”

寝殿内一时寂静,只有高建武粗重的喘息声。

窗外的天色不知何时已经暗了下来,宫灯在穿堂风中摇曳,将父子二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良久,高建武终于平静下来,他疲惫地靠在榻上,声音沙哑:

“恒儿,你说,如今该如何是好?”

高恒抬起头,年轻的脸上满是忧虑:“儿臣以为,此时万万不可激怒大唐。盖苏文狼子野心,若再得罪大唐,我高氏危矣。”

高建武凝视着这个一向沉稳的次子,目光复杂。

他何尝不知道这是眼下唯一的办法?只是这口气,他实在难以咽下。

“拟诏……”他终于开口,每一个字都说得极其艰难,“世子桓权,为国奔走,其心可嘉……今特赐东珠十斛,以资勉励。本王病重,长安来信,凡世子所请,皆可……酌情应之。”

诏书没有明着答应。

高建武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如果能让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能够将盖苏文按住,辽东的两座城,给了也无妨。

毕竟,现在他们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

至于事后.......

这口气咽不下,也得咽。但咽下去的东西,未必就要留在肚子里。

这千古骂名,该由谁来背?

未经王命,私割国土。

大唐要一个听话的高句丽,渊盖苏文觊觎高氏的江山........

诏书含糊其辞,便是留下了转圜的余地。将来若事成,这一切应允,都可推说是桓权矫诏,是他为求活命、私许大唐!

让高桓权去签订盟约,让他去答应割让城池。

等待局势稍稳,推翻盟约,废其世子,将所有罪责扣于他一人之身。

高句丽仍旧是清清白白,对内,铲除国贼,足以平息民愤,对外,也有理由拒绝大唐的要求。

高建武闭上了双眼。

用长子的身份名誉,为王族换取喘息的机会........

高建武和高恒,将是拨乱反正的明君。

高恒咽了口唾沫。

“父王,这诏书,真的要答应吗?”

高建武睁开眼,眼神恢复短暂的精明。

“诏书没有答应,做决定的,是你的王兄。”

“他犯了错,他要承担后果,虽然这个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可是为今之计,只能如此了。”

“作为王族,享受了荣华富贵,到了要承担责任的时候,由不得他退缩。”

高恒听着这些话,似乎明白了一些事。

这就是王者的抉择吗?为了社稷,骨肉至亲亦可牺牲。

“恒儿,你要记住,”高建武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盯着次子,“今日我们默许的一切,都是权宜之计。”

“如果将来父王等不到那一天,对付过了盖苏文之后,你最先要做的,就是清算你的王兄。”

高恒跪在榻前,深深叩首:“儿臣……谨记父王教诲。”

宫灯摇曳,将高建武脸上的阴影照得愈发深邃。他缓缓闭上眼,不再去看次子复杂的神情。

为了高句丽的国祚,一个儿子,他舍得。这口气,他忍了。

只要高氏血脉不断,只要宗庙得以保全,后世史书如何评说,都不重要了。

“去将你叔父叫过来吧,父王有话对他说。”

“是。”高恒应声。

不多时,高宝藏来到寝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