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给杨家小少爷找个后爹?(2 / 2)
他不仅向南宋朝廷进贡了大量的金银和珍贵的战马,以表示对朝廷的忠诚,还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吴曦,经过艰苦的战斗,最终平定了蜀中之乱。
由于杨桀的英勇行为和卓越贡献,他被后世称为播州杨氏的“中兴之主”。
历史学家们一致认为,播州在杨桀这一代正式进入了封疆大吏的时代,他的统治为播州带来了繁荣和稳定。
孟华虽然是前朝的外来官员,但他巧妙地利用了与杨氏联姻的机会,成功地笼络了一帮汉人地主和儒生。
这些人在当地拥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力,成为孟华的支持者。
当孟华宣称自己是本地士绅的代表时,在场的人们都不敢轻易站出来反驳他。
毕竟,孟员外是前朝的举人,这个功名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相当高,足以碾压所有本地人。
他的话语就像一瓢冷水,让那些原本兴奋不已的部落头人们突然清醒过来。
他们这才意识到,老土司留下的这根独苗,竟然只是一个年仅六岁的小屁孩。
这个现实让他们感到失望和无奈,原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瞬间破灭。
若是真的让这个小屁孩主政播州,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些部落的头人们只要稍微动动脑筋,用脚趾头去想一想,都能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
毕竟,这些头人虽然没有读过史书,但通过祖祖辈辈口口相传下来的那些故事和传说,他们也知道,孤儿寡母当家作主,往往只会落得个被外人欺负、吞食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的悲惨下场。
然而,这些头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杨炯之所以能够活到现在,完全是因为他年仅六岁,还是个幼童。
否则的话,以他叔叔杨明的狠辣手段,恐怕早就将他斩草除根了,又怎么可能让他有机会继承杨老土司的家业呢?
就在众人为此事苦思冥想、绞尽脑汁的时候,终于有人提出了一个建议:按照本地的风俗习惯,让杨老土司的遗孀,也就是小少爷杨炯的母亲改嫁,并找一个上门女婿来继承杨老土司的家业。
这种做法在民间俗称为“给娃找后爹”。
这个提议一出,众人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确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然而,当李文忠听到这个提议时,他的头都快大了。
如果杨炯的母亲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那他李公爷或许还会勉为其难地将她收入后宅,当一次后爹。
可问题是,谁知道杨炯的母亲究竟长什么模样呢?万一她相貌平平,甚至有些丑陋,那他岂不是要亏大了?
于是李文忠灵机一动,趁着众人七嘴八舌,正在乱出主意时,李文忠弯下了腰,向孟华这个地头蛇偷偷打听消息。
可是偏偏,杨老土司老来得子,年轻妾室都被杨明给殉葬了。
留下个老太太抚养幼子,这老太太的年纪竟然比李文忠还要大上好几岁!
且不说这年龄差距,单就其相貌而言,也绝对算得上是年老色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