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1311章 郑红旗道出玄机,丁洪涛急不可待

第1311章 郑红旗道出玄机,丁洪涛急不可待(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晚上回到家,晓阳说这红旗书记被叫去问话,到现在据说都没出来,我心里暗道,红旗书记不过是一个当事人,怎么会问话这么久。

郑红旗作为田嘉明“子弹事件”发生时平安县的主要领导,他的态度和说辞,至关重要。他此刻的沉默,令人不安。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又过去了一天。这一天,显得格外漫长。

我几次拿起电话,拨打副市长兼曹河县委书记郑红旗的号码,听筒里传来的却始终是漫长而单调的忙音,到最后干脆什么声音也没有了,仿佛那条连接两地的线路,也陷入了某种不可知的沉寂。这种失联的状态,压在我的心口。

田嘉明这件事牵扯着多方神经。于伟正书记在京斡旋,李尚武在市里的周旋,二哥也在帮忙活动,甚至周海英通过其父周秘书长可能施加的影响……所有这些线头,最终都汇聚到东洪县这个棋盘上。

正当我在脑子里反复掂量着各种可能性和应对策略时,办公室门外传来了清脆的高跟鞋的声音,夹杂着熟悉的谈笑声。

我抬起头,看到齐晓婷和杨伯君两口子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齐晓婷今天穿了件时兴的枣红色双排扣短西装,脸上的笑容明快而自信,一进门,那股子活力似乎就把房间里的压抑冲淡了几分。

杨伯君则跟在她身后半步,穿着深灰色西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脸上略带腼腆的微笑,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

“县长,忙着呢?”齐晓婷开口,声音清脆,带着点儿自来熟的、毫不拘谨的劲儿。作为齐永林的女儿,这层身份让她在县长面前,天然地少了许多下属见领导时的拘束,多了几分平等甚至略带娇嗔的随意。这种姿态,在东洪县,大概也只有她敢如此。

“晓婷,伯君来了,快请坐。”我立刻从纷乱的思绪中抽身,放下手中的钢笔,招呼他们在靠墙的那张墨绿色长条沙发上坐下。齐晓婷没有客气,拿起镂空的铁皮水壶倒了杯热水,又转头看向杨伯君,说道:“你喝不喝?”

杨伯君道:“我,我不喝不喝。”

齐晓婷道:“早上的胡辣汤这么咸,你不喝啊?”

我看着一点也不客气的齐晓婷,就道:“你给他倒上伯君不就喝了嘛。”

齐晓婷道:“县长啊,你们这些男同志啊,就是不够直接,渴了咱们就说不就完了嘛。”

杨伯君给齐晓婷挤了挤眼,示意齐晓婷说话注意分寸。齐晓婷不意外然的道:“看吧,还挤眉弄眼,有啥说啥。”

我和雷校长接触过两次,这性格上,这齐晓婷倒是和雷红英颇为相像。

杨伯君双手接过茶杯,客气地点点头,没有先喝,而是用眼神微妙地示意了一下齐晓婷,那意思是让作为“主力”的妻子先开口。他们夫妻俩,一个性子直爽泼辣,善于打开局面,一个心思缜密沉稳,擅长查漏补缺和具体运作,倒是互补得天衣无缝。

齐晓婷也没客气,轻轻拢了拢额前烫卷的碎发,开门见山地说,语速很快:“县长,是这么回事。我昨天跟我爸通了个电话,他明天正好有个空档,希望我们明天能去省里一趟,当面谈谈合作的事。不然的话,后天他就要带队去欧洲考察学习了,这一去就得个把月,机会就错过了。”

我心里盘算了下,田嘉明的事正处在风口浪尖上,省委调查组随时可能找田嘉明正式谈话,这个节骨眼上,实在不宜离开东洪。

市委书记于伟正不在家,市长王瑞凤也再三强调要稳住局面,我要是这时候跑去省城,无论出于多么正当的招商引资理由,在政治上都可能被视为一种“失位”,显得不太妥当。

我心里权衡着,对齐晓婷说:“晓婷啊,你和伯君的积极性很高,动作也快,齐市长啊日理万机,能抽出时间不容易。”

我先肯定了他们的工作接着说道,“这样吧,我一会儿亲自给齐市长打个电话,眼下县里事情头绪太多,千头万绪,特别是十四大召开啊,安全稳定压倒一切。我这一时半会儿,实在是抽不开身啊。”

齐晓婷一听,好看的眉毛立刻微微蹙起,杏眼圆睁,看了我一眼,语气略显埋怨:“县长,能有什么天大的事啊?咱们这不是积极响应市人大刚刚闭幕的精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嘛!我们去省城一大早去,第二天能赶回来,耽误不了县里的大事。我爸的时间可是不好约。”

她这话说得直来直去,带着点“大小姐”的脾气。齐晓婷就是这样的性格,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说什么,不太懂得也不屑于那些弯弯绕。甚至上次我碰到马香秀。没过两天就被她当成“重要新闻”说给了晓阳。

她这么做,心思并不坏,自然是认为晓阳是“自己人”,要为晓阳“站岗放哨”,希望我们家庭和睦。所以,对她这种心直口快,甚至有点儿娇惯出来的做派,我心里并不反感,反而觉得跟这种人打交道不累。

我笑了笑,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用更耐心的语气解释:“晓婷啊,稳定压倒一切。我这个当县长的,这时候离开岗位跑去省城,哪怕是短短一天,万一县里出点什么事,不好交差嘛。”

齐晓婷撇了撇嘴,显然对这个理由不太满意:“哎呀,县长,我看您就是太谨慎了,小心过头了。省城才多远?桑塔纳开快点,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安排好工作,一大早去,大不了晚上谈完就回来。”

我坚持道:“齐市长这次去欧洲考察学习是好事,等他回来,我们再专程去拜访他,效果说不定更好嘛。到时候,我们前期准备得也能更充分一些,聊起来更有底气。”

这时,一直安静观察的杨伯君开口了。

他说话的语气比齐晓婷沉稳得多,带着汇报工作的条理性:“县长,除了和省经贸总公司对接批发市场的资源项目,省里面几家新组建的大型国企,像刚挂牌成立的省石油集团、省供销集团,都在大刀阔斧地调整业务。齐市长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这次能过去,他可以把这几家集团的分管业务的副总约到一起,和我们开个小型座谈会,当面交流,信息共享,看看有没有适合我们东洪县的合作可能。”

听到这话,我心里确实怦然一动。齐永林虽然调离了市政府,但在经贸系很有威望,人脉关系网依然深厚。如果能通过他,一次性对接上省里这几家手握重金和政策资源的大集团,对东洪县想推动的工园区建设简直是雪中送炭,是天赐良机。这种集中拜会、高效对接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对任何一个渴望政绩的地方官来说,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然而,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王瑞凤市长反复交代的“稳”字当头。这个时候离开东洪,我放心不下。

“伯君,晓婷,机会也确实非常难得,我很感谢你们做了这么多前期工作。”我语气诚恳,先肯定他们的努力,然后转折道,“但是,县里现在的实际情况,我这个县长,必须钉在这里。这样吧,”

我拿出一个折中方案,“拖一拖,暂时拖一拖。我亲自给齐市长打电话解释,说明我们县的特殊情况,表达我们的歉意和最大的诚意,争取等他欧洲考察回来之后,我们再专程组织一个高规格的代表团去拜访。我相信齐市长作为从基层上去的领导,一定能够理解我们基层工作的实际难处。”

齐晓婷小嘴微微噘起,声音也带上了几分委屈:“县长,您这可是……说话不算话了。”

杨伯君察言观色,见齐晓婷还要争辩,连忙在茶几底下轻轻碰了碰她的腿,接过话头,打着圆场:“县长考虑得周全,是从全县大局出发。十四大今天召开稳定确实是头等大事。县长,那就按您说的,时机更成熟些,我们再约时间深入谈,效果肯定更好。”

齐晓婷看了看杨伯君,又看了看我,虽然脸上还带着点不情愿和惋惜,但总算没再坚持,只是嘟囔了一句,带着她特有的娇憨:“好吧,县长,我就是觉得这次机会太可惜了。几家集团的老总都能见到,哪怕只是混个脸熟,闲聊几句,建立个联系,对咱们县以后办事都有好处。”

我看她松了口,心里也松了口气,笑道:“晓婷,你的功劳、我心里都记着呢。等这阵子忙完,我安排你们放假几天!”

又闲聊了几句县里其他的工作,我便起身送他们到办公室门口。走到门口,杨伯君像是突然想起什么,又转过身:“县长,还有个情况跟您汇报一下。我正对接省化工集团那边,已经联系上了他们办公室的王主任。那边态度不错,初步同意我们近期可以过去考察交流一下,先了解一下双方的资源和需求。”

我点点头,问道:“哦?这条线是你们自己联系的?还是也通过齐市长的关系?”

杨伯君看了一眼旁边的齐晓婷,笑着含糊道:“主要是晓婷主动联系,多方打听的。齐市长对我们县想发展化工产业的思路也很认可,觉得我们有资源、有区位优势,有潜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