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征兵(2 / 2)
“臣轻车都尉宋惟,参见娘娘。”
宋惟跪拜在地,只见江绾缓步向他走来,手中还拿着一封青诏。
他伸手欲接时,忽见她素白小臂上爬着几道狰狞疤痕,喉间疑问将将滚到舌尖,又硬生生咽了回去,垂首向下,不敢僭越。
“此次哀家无意派你去燕州。”江绾面色凝重,踱步思量。
“定州州府杨衡会召集二十万兵马在荣尧城静候,滁州也承诺会出兵十万增援,你且在燕州军队抵达龙崖关后,带兵从北渊山入境,向东,直奔北羌皇城。”
宋惟闻言猛然抬头,震惊不已。
江绾此法简直是险中又险,先不说领兵三十万能不能攻入北羌,就说燕州军悄移至龙崖关牵制北羌大军这条,除非北羌军队经历巨变,否则战线拉得如此宽广,简直就是将燕州至于虎腹,以城换城。
他展开诏书,试图找出江绾的想法与他设想的不同之处,可放眼一看,青纸之上,空空如也。
“此事若成,官爵任君自拟,朱笔尽付卿书。”
江绾居高临下地审视着宋惟的反应,身前人那微微发颤的双手和眼中翻涌的野心,不禁让她觉得此时的她似乎与从前的楚南柯逐渐重叠。
赤炭灼地,朔雪漫空,征角高鸣,万军锋镝,独指一人。
燕州的襄王宫里,他是否也曾在背水一战前对属下做过此等承诺?
“臣,定不辱命。”宋惟重重叩拜,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
在他的认知里,平缓这件事情有许多种方法。
正面交锋。集结大昭各处军队未免不敌,就是会耗脱国力,若是战败,大概率会让本就政局不稳的国家四分五裂,
出使谈和。宫中尚有思勒特勤为质,派一心思诡谲之人去与北羌太后谈和,相传太后与新可汗感情颇深,有她助力,拿思勒换回五城应当不成问题。
江绾亲征。以她的手段未必不能逼退北羌,但她若是此时出宫,陛下的安危就成了大问题。
陛下一死,宫中政变,他们打完北羌还得返回收复失地,生灵涂炭,就算最终夺回皇权,在废墟之上称帝,又能坐到几时呢?
最险但获益最大的办法便是如今这条,让燕州军牵制住北羌大军,由他带兵从贫瘠的定州突袭北羌境内。
夺城之战,其中较量只在他与北羌可汗,看他们谁能率先夺得对方更多的城池,谁便能在日后的谈判中占据上风。
此战虽险,但功成盖天地。
宋惟暗暗攥紧了诏书,他的人生,终于轮到他自己来书写了。
金华宫外,还有最后一位知情者等着江绾召见,不过她与前几位满面忧愁的大臣们截然不同,她神态怡然,脚步轻快,进入正殿后连跪都没跪,直接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摆弄起了角几上的琉璃花。
“夫人,您该跪拜叩首的。”
内监在一旁低声劝阻,可杜夫人却充耳不闻。
江绾见状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不必再管。
直到房间里只剩下了她们两个人,杜夫人才缓缓开口:“三伯看人一向很准,杜子牛与我讲,他刚出生时正逢平华城战乱,杜家逃难,路上饿得捡土块儿吃。实在忍不了了,三伯母说,不如把他这个婴儿分了吧。”
“结果三伯极力阻止,饿得连张嘴都费劲儿,还爬起来大言不惭地讲此子面相贵不可言。不过后来果真如此,他做了官,进京开府。平华城可是边关啊,草民杜氏,那得是何等才学才能受陛下赏识至此。”
江绾静静地看着她,一言不发。
“三伯在黑市干那些蝇营狗苟的勾当,多年来帮了多少地痞流氓,可有天竟然撞见了你们,一回府就说要发家了,说你们几个孤女看着面相不凡,肯定是贵人逃难至此,让我们紧着点,攀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