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谣言(2 / 2)
不过两日,朝臣们似乎就已习惯了朝堂上没有赵栗的日子,甚至还觉得汇报事宜更方便了些。
赵时洲的位置出乎意料地空缺了出来,郑普蹙着眉头,不禁向珠帘后打量去。
只因为昨日他为诏书之事焦头烂额,想向南阳王世子寻求帮助,却听门童说世子入宫尚未归府,结果今日又没上朝,不知道到底是回府了,还是被太后圈禁了。
“娘娘,臣以为,勇武侯初涉戎机,未谙兵事。燕州骤变,当遣宿将驰援,方为妥当。”
江绾眼神一凛,她就知道一早上定有人会对她的谋划指指点点。
“那卿以为,该派何人前去?”
“臣以为,应当派南阳王世子领兵前去。”
“好啊。”江绾拍手叫好,“南阳王世子昨日从树上掉下来摔断了腿,如今尚在昏迷,可还有其他人选?”
“臣以为...”那人正欲再说,却被身后人悄悄拽住了衣角。
四周皆是摇头暗示他不要再讲,毕竟赵时洲负伤之事在场无一人知晓,昨夜是陛下昏迷不醒,今日就是世子昏迷不醒,他要是再举荐谁,明日只怕就是被举荐那人昏迷不醒了。
“众卿若是无言,哀家倒是有些话想在堂上讲。”江绾站了起来,走到了侧边空荡的龙椅前。
众人纷纷倒吸气,全神贯注地盯着那把椅子,可等了半晌,她却并未就坐,只是伸手抚了抚椅面上的灰尘。
“燕州事变,?罪在杜子牛,朝廷未颁撤戍之令,他竟擅弃城防,形同叛国,按律当夷其三族,但...”
江绾欲言又止,惹得众臣心中猜忌纷纷,都在想她是不是要给杜氏求情。
“但杜夫人昨日被押入宫中审讯,受尽苦刑,她呈告内务司,叛国者,不止杜氏。”
刹那间,议论声如海啸般响起,江绾看着
不论他们猜谁,这群叛国者的名单里,都赫然有着他们的主子。
“涉事者乃皇室中人,哀家未敢妄断。当勘验铁证,方可明正典刑。”
江绾一句定声,让众人的目光都不由得移去了赵时洲往日的站位上。
怀疑的迷雾席卷了朝堂,齐王的党羽自是知道江绾所言何意,早早便想好了应对之法:“晗关军报有载:北羌大将耶可聿诈降启衅,杜子牛身为主谋,按律当速速擒拿问斩。然竹氏女将初掌兵符,竟以两万弱旅生擒敌酋...此中蹊跷,不可不察。臣请并案彻查,以正朝纲。”
“荒唐。”江绾冷眼看着那出言之人,随即从奏章中翻出了一封信件展开。
“竹将军镇守龙崖,烽烟蔽日而不退,虽遇军报有伪,却犹自岿然。夜遣飞骑传信诸关,血书求援。身寄孤城而心系万民,足足固守半月有余...”
她将书信递去,内监呈于堂下众臣,供他们传阅。
“此信中言,字字泣血。若此等赤胆忠心之将犹遭猜忌,那大昭江山谁堪托付?”
阅信后,堂下沉默了,不止是信中人视死如归、对燕州大地的情感呼之欲出,更是信纸背面那抹不去的狼烟灰烬,仿若将他们带去了龙崖关的战场,触目惊心。
不过当信件再回交江绾时,还是有不死心的开口:“娘娘,一封诀别信何以证其清白,若是畏罪赴死呢?”
大殿之中顷刻间变得落针可闻,那人的余音层层回荡,挑拨着江绾心中蕴藏已久的怒意。
若此刻只有他们二人,她必然会抽刀将其斩杀,可是杜家已经令她名誉蒙羞,若是再做出这等迁怒朝臣之事,结合才下狱的万寒一家,必然会将风向转移,让旁人觉得她这是开了杀心在欲盖弥彰。
这与她挑起谣言、激涉事之人先行动手找到耶可聿清除后患的计划相悖,所以无论如何她都要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