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农夫(1 / 2)
“你想说什么?”梁渊语气不耐,这些他能不知道吗?
“各州自顾不暇,恐被起义牵连,幽州地产富饶,民生优于周围数州,若大人想在乱世之中坐稳总督,保护梁家上下,便要行正道。”纪川语气平静。
“何为正道?”梁渊嗤笑一声,“曾经安氏无过,为抵御苋国来犯全军奔去邕州支援,可换来的呢?”
“当时处境,文平帝尚且自顾不暇,楚南柯同于今日齐王,为削减中央势力,必然要挑动文平帝与安氏之间的隔阂。”纪川言之凿凿。
“那都是哄人的说法,谁不知道安氏被扣谋反是因为后宫之乱?”梁渊反问。
“此意是当时襄王的属臣杜子牛所谏,他假意忠于文平帝投奔襄王,实则被襄王策反,迷惑文平帝与安氏离心啊。”纪川解释道。
“一派胡言,”梁渊皱眉,眼前人的诡辩把他绕得有些头晕,“他那时明明是效忠于太后。”
“可有铁证?”纪川反问道,“若效忠于太后又为何会与齐王同谋出卖燕州,置太后于众矢之的?”
“那是因为...”
梁渊欲做辩驳,却被纪川突然打断:“若太后也是叛国一员,那她为何会派出手中全部兵马驰援边疆?而不留在身边抵御齐王?这不还是说明,在太后心中,国土民生是要高于掌控皇权的吗?”
“大人可莫要忘了,你我身为朝廷官员,消息比旁人灵的多,那燕州可汗怎么死的,窑阳前五城怎么回来的,咱们心如明镜啊。”
梁渊一时间不知如何作答,他只是不想步安氏后尘,怎么在纪川口中把他越说越变成了正在步安氏后尘。
“无论政权如何改变,通敌卖国之人,都不会有好罪受的,安氏或许无辜,可大人再走下去,就不无辜了。”
纪川拍了拍梁渊的肩头,在他身后的椅子上落座。
“本官尚且不论大人忠心为谁,只说这幽州百姓。滨、漳两地动乱时,全因民心不齐,招来匪患,遍地流民。可大人扪心自问,幽州就没有李照、常符那等人吗?”
梁渊闻言转过了身子,若是幽州遇匪帮起义,那他在当地的政权就会是第一个被威胁的,或是对土匪俯首称臣,或是与他们在乱世里拼个鱼死网破,都与‘太平’扯不上干系。
“还请大人明示。”他弓下身子,虚心请教。
纪川拿起桌上茶碗,当着梁渊的面倒了一杯,一饮而尽。
“本官携铁证至此,伐齐,名正言顺、民心所向。”
--------------------
“三日,你就让她写出了这等东西?”齐王拿着玉枝书写的信件,向楼柯问道。
楼柯冷汗岑岑,他俩明明按着要求写的啊,难道这么快就被齐王看破了?
齐王见身前人面色紧张,不禁压低眉头凑近了几步,在他害怕的眼神中突然开怀大笑:“哈哈哈哈哈!瞧你!”
他抬手拍了拍楼柯的臂膀,却只听嘶的一声倒吸气,似是弄疼了他。
“怎么了?可是身上有伤?”齐王关切道。
楼柯嘿嘿一笑,忍下疼痛谄媚道:“是...是殿下您掌中生风,威仪万千啊!”
齐王闻言心情大好,仰头谦虚道:“老了老了,哪还有威仪。”
“殿下您雄风不减当年,切莫如此说。”楼柯紧接着奉承道。
“当真?”齐王一转语调,满眼期待。
“当真。”楼柯虽心下抗拒,但又不得不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