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9章 连省长面子都不给(1 / 2)
邹建春面色阴沉,一字一顿地说出这番话,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所有省委常委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手牵引,齐刷刷地看向了路北方。
大家都是官场老手,自然明白邹建春这番话背后的深意——他这是在明目张胆地指责路北方在抗旱资金分配上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甚至可能涉嫌假公济私!
路北方听了邹建春的话,只觉一股怒火从心底直冲脑门,浑身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额头上青筋暴起,如同一条条蚯蚓在蠕动。他真想冲过去,一把揪住邹建春的衣领,大声质问他这番话究竟是何居心?是何用意?
路北方还是忍无可忍,猛地一拍桌子,那声音如同惊雷般在会议室里炸响,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
“邹建春,你少在这里血口喷人!我分配资金,完全是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全省大局,哪有什么私心?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民生之本,这是铁打的事实!在旱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应,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我们作为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象州长洲岛县旱情影响的是旅游产业,和农业生产相比,孰轻孰重,难道还需要我来告诉你吗?”
此时此刻,在路北方的心里,这哪里还是一场简单的辩论?这分明就是赤裸裸的挑衅和指责,是对他工作能力和人格的双重侮辱!
邹建春也不甘示弱,同样提高音量,满脸嘲讽地说道:“哟,路书记,旅游产业就不重要了?旅游产业也是我们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生的一部分!再说,长洲岛县那么多居民的用水问题,就不是民生问题了?您这分明就是强词夺理,为自己的偏袒行为找借口!”
路北方得罪邹建春,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邹建春和明玉辉这帮外调来的新常委刚来浙阳的时候,路北方有好几次开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象州的扶贫工作搞得不踏实,很多渔民的收入统计是糊涂账,甚至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
当然,这样的批评,还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多次。
就这样的事儿,若换成有基层经验的干部,自然能接受。然而,对于一直身处优越环境、养尊处优惯了,系中央选调生出身的邹建春而言,路北方的这些批评,却如同一根根尖锐的刺,深深扎进了他的心里。
他认为,路北方这就是在针对他,在斥责他。
彼时,邹建春刚刚踏入浙阳的官场,初来乍到,人脉资源匮乏,根基犹如浮萍浅薄。
面对路北方这位在浙阳官场颇具影响力且资历深厚的领导,他即便心中满是不满与怨愤,却也不敢轻易表露,更不敢公然反驳,只能将这份情绪默默压抑在心底,如同一只潜伏在暗处的猛兽,等待着爆发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