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雕刻(1 / 2)
冉灵和高文强约定了晚餐。
下午的时间,高文强选择了在图书馆度过,因为需要在灵台重塑法身雏形,所以,他看了有关雕塑的书籍。
任何东西,当它形成一门技术时,它就必定会形成一种规范的严谨的方法。
也许,历史上那些有名的抽象的画作,在外行眼中,只是信手涂鸦,三岁小孩都能画出来。
但在真正深入这一门技术的人眼中,这些画作里,必然有一套严密的逻辑在驱动。
一个雕塑,并不是简单的物理倒模,他首先代表了雕刻者内心情感和创作理念。
一个成功的雕塑,会向所有理解它的人们表达出某种思想,或者信息。
当雕刻者选择雕塑时,首先要确定雕塑的用途,是用于简单装饰,纪念意义,玩抽象,还是其它。
确定用途很重要,就比如,当要雕刻一座城市广场的大型雕塑时,这尊雕塑,就必须要展现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以及精神风貌。
当雕塑的用途和风格确定,雕刻者就需要在脑海中构思雕塑的整体形态!
每一个结构,每一处细节,都需要仔细思量。
雕刻者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在心中完成构图,以便从更高的维度雕刻雕塑的整体外观。
除此之外,雕刻者还需要考虑雕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从而使雕塑能够完美融入环境,让一切显得和谐,就仿佛它一直存在这里。
除了创作理念之外,雕刻者还需要深刻了解雕刻材料的特性!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它们会深刻影响一个雕塑的外观,质感,以及雕刻难度!
就如石头坚固耐用,适合制作大型雕塑。
金属富有光泽和韧性,可塑造出相对复杂的形态。
木头则给人温暖自然的感觉,可用来制作小型雕塑。
明确创作理念,选择了雕塑材料后,还需要有足够的雕刻技巧。
雕刻者,需要掌握正确的刀法和力度。
无论石头,金属,木材,雕刻者都需要深刻了解它们的特性,让它们在自己眼前【活】过来,熟悉它们硬度,掌控它们的每一处纹理和皱褶。
当雕刻者确定要操刀时,首先需要在选定的材料上粗略雕刻出大致形状,之后再进行精细的雕琢。
雕刻是理念和情感的表达,每一处细节都必须早已了然于心。
在雕刻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保持雕塑的整体和形态的统一。
雕刻者要避免出现局部过度雕刻,或者表达偏离的问题,不然就会雕刻出一个畸形,不伦不类,充满矛盾。
雕刻者的理念和情感可以飘忽于星空之上,可以无限度的拔高,变得崇高,伟大,但,雕刻者的表达,需要克制。
纵使一个人的形态有千百面,但表达的时候,却不能都显现出来,正如菜有酸甜苦辣咸,但一个优秀的厨师,却不能在一盘菜里,炒出这五种味道。
雕刻者既需要理解雕刻这种技术的边界,也需要突破原有规则的束缚,让雕塑本身变得更富有感染力。
高文强认真的看着每一本有关雕塑的书,他曾经以为,这种凡俗的技艺,已经对他没有任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