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的钢铁萌心:以德皇之名 > 第1123章 意大利跳反

第1123章 意大利跳反(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九四三年九月十一日的亚平宁半岛被一种前所未有的诡异宁静所笼罩。

就在前一天,意大利北部波河河谷的炮火还震得大地颤抖,南部卡拉布里亚山区的枪声此起彼伏,然而一夜之间,所有的喧嚣戛然而止。

在北部战线,奥匈帝国士兵们趴在泥泞的战壕里,困惑地望着对面近在咫尺的意大利阵地。

他们接到了来自维也纳最高统帅部的直接命令,措辞严厉,要求立即停止一切进攻行动,固守现有阵地,不得向前推进一米。

军官们挥舞着命令文书,压制着部下们因攻势突然中断而产生的躁动和不满。

原本蓄势待发准备向意军最后防线冲击的灰色浪潮,就这样硬生生地停滞下来,像一道被冻结的钢铁洪流。

望远镜里,意大利人的机枪工事清晰可见,甚至能看清对面哨兵脸上茫然的表情,但他们不能再开枪了。

南方的情况同样如此。

非洲法国的步兵,前一天还在向意军据守的山头发动连排级的试探性进攻,此刻却接到了后撤脱离接触的命令。

士兵们默默地收拾装备,退出刚刚占领的前沿支撑点,与意军阵地保持着一个微妙的距离。

前线指挥官私下里议论纷纷,猜测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才会下达如此不合常理的指令。

这种突如其来的全面静默,自然引起了意大利前线部队的强烈警觉。

起初,士兵们以为这是敌人的新式战术或是短暂的战术调整。

但寂静持续了大半天后,一些嗅觉敏锐战意尚存的师、团级指挥官坐不住了。

他们大多是第三国际意识形态的坚定拥护者,坚信革命事业必将胜利。

在他们看来,敌人反常的停滞必然是后方出了大问题,或是兵力枯竭的征兆。这正是发动局部反击,收复失地,甚至扭转战局的绝佳机会!

几份措辞激昂充满求战热情的电报,从北部和南部战线几个主力师的指挥部发出,越过层层指挥层级,被紧急送往罗马的威尼斯宫,直接呈递到墨索里尼的办公桌上。

电文里充斥着“战机已现”、“请求准许我部主动出击”、“誓死收复国土”之类的字眼,带着前线军人特有的热血与直率。

然而这些充满期盼的电报如同石沉大海,没有激起任何积极的涟漪。

相反一道以墨索里尼个人名义签发措辞冰冷的命令,通过最高统帅部的渠道,迅速下达至所有一线作战部队:

“未经最高统帅部明确指令,严禁任何形式的主动进攻行动,各部需严守现有阵地,保持最高级别戒备,但必须避免与敌军发生任何规模、任何形式的武装冲突,此令为领袖亲自下达,违令者,无论级别高低,一律军法从事,绝不姑息!”

“军法从事”四个字,像一把冰冷的刺刀抵在了每一位前线指挥官的喉头。

那股刚刚被战场机遇点燃的反攻火焰,瞬间被这盆冰水彻底浇灭。

他们感到巨大的困惑、难以言说的憋屈,以及一种被高层背叛的隐晦愤怒。

但没有人敢拿自己的性命和前途去挑战墨索里尼的绝对权威。

军队,这台为战争而生的庞大机器,被强行挂入了空挡,在亚平宁半岛的南北两端,与曾经的敌人陷入了一种心照不宣却又无比尴尬的停火状态。

士兵们在战壕里面面相觑,军官们则忧心忡忡地猜测着国内政局的风向。

在威尼斯宫那间可以俯瞰广场的豪华办公室里,墨索里尼对那些请求反攻的电报嗤之以鼻,随手将它们扫进了废纸篓。

他此刻的目光,早已不在那些布满红蓝箭头的地图上了。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真正的危险,致命的威胁,不在国境线之外,而在罗马的街头巷尾,在都灵和米兰轰鸣的工厂车间里,在那些激进的工会委员会和学生团体中,甚至可能潜伏在他自己的国家行动法西斯内部。

伯尔尼的密约是一剂能救他性命的猛药,但药性剧烈,必然引发强烈的排异反应。

他必须在药效全面发作,也就是向全世界公开宣布退出第三国际这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之前,将自己政权机体内部所有可能攻击自身的“免疫细胞”,那些忠于国际主义理想、坚决反对他与德意志帝国媾和的党内、军内、知识界的反对派,彻底、干净地清除掉。

“清洗必须加速!在通告发表之前,我要看到一个干净听话、只有一个声音的意大利!”

墨索里尼对着面前垂手而立面无表情的秘密警察头子,发出了冷酷无情的指令。

从九月中旬开始,一场腥风血雨在意大利境内悄然掀起,其规模之大手段之酷烈,远超之前数年的任何一次政治打压。

秘密警察机构倾巢而出。

他们不再需要确凿的犯罪证据,只需要“怀疑其对领袖不忠”、“同情第三国际其他派系”、“可能破坏国家稳定与团结”等模糊而可怕的罪名,便可以破门而入。

深夜,罗马、米兰、都灵、热那亚、博洛尼亚……一座座城市陷入沉睡,但恐惧却醒着。

一个个公寓住宅的门被粗暴地敲响,或者直接被黑色制服的特工用工具撞开。穿着油亮皮靴的脚步声在楼道和房间里回荡,在家人惊恐万状的目光和孩子们被捂住嘴的呜咽声中,那些被列入黑名单的男人,甚至一些女人,被从温暖的被窝里拖出来,他们或面色惨白浑身颤抖,或怒目而视厉声斥责,但都无法改变被带走的命运。

这些人中有在党内高层会议上公开批评过墨索里尼独断专行背离社会主义原则的老党员;有在各大工会中拥有巨大影响力对与德帝国主义妥协持强烈反对态度的工人领袖;有在报纸上发表过含蓄批评政府政策的文章文笔犀利的记者和作家;还有那些被认为思想“过于激进”、绝不可能接受背叛盟友行为的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和学生运动领袖。

监狱很快人满为患,审讯室的灯光彻夜长明。

拷打、恐吓、精神折磨、诱供……一切能够摧毁人类意志的手段都被秘密警察熟练地运用起来,目的不仅是让这些“不稳定因素”闭嘴,更是要榨取更多所谓“同谋”的名单,将潜在的反对网络连根拔起。

恐惧像无形的瘟疫,在城市的政治圈、知识圈和工会组织中疯狂蔓延。

人们不敢在公开场合谈论任何敏感话题,连至交好友之间的私密谈话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隔墙有耳。

曾经活跃着自由辩论和思想交流的文化沙龙政治俱乐部纷纷关闭大门,偃旗息鼓。报纸和广播的言论口径变得空前统一,只剩下对墨索里尼个人毫无底线的赞美和对战争“最终胜利”千篇一律、空洞无物的宣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