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幻想乡(2 / 2)
“可惜……”
此话一出,轩辕傲天整个人都麻了,瞪着老人道:
“你这老登,好没道理。”
“本主角来帮你解决问题的,你却占我便宜。”
“什么叫当年你儿子,也有一副本主角这样的闯劲。”
见轩辕傲天如此不满,老人笑呵呵的摆了摆手:
“误会了,误会了。”
“只是看着你们这风华正茂的样,想起我儿子当年的事了,有些感怀。”
“当年啊,他也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俊后生,他……”
说到后面,老人不知怎地,又有些说不下去了。
轩辕傲天一看这架势,有些不耐烦了:
“老登,你说话怎么吞吞吐吐的,你那个十里八乡出名的俊后生儿子,到底怎么了?”
“他人呢?”
“死了。”老人轻吐一口气,平静的说出了这两个字。
“卧槽,不会又是招惹了什么县城婆罗门,弄出一桩悬案,让我们破案吧。”这一次,出声的是黄艺涛,昨天忍着恶心,自降身份跟白磊那群小弟混一起称兄道弟,打探消息,他可不想再来一回了。
老人摇头,语气依旧平静,长话短说:
“这倒不是,我儿子包了一个厂的食堂,后面去要账的时候,人没了。”
“厂里说是我儿子想不开跳下悬崖的,实际上法医鉴定,脑袋上有钝器伤,是被钝器打了头,被推下悬崖的。”
“后面结案,厂里的人是因为没谈好起了冲突,打我儿子,把我儿子推下悬崖的那几个,赔了钱也判了刑。”
“啊这。”黄艺涛不说话了,他看着能将自己儿子死,说的这么平静的老人,有种面对自己爷爷的错觉。
都是历经世事后,过去的就过去了,把一切都看淡的‘智慧’。
一旁的陈昂,仔细的听着老人的叙述。
他看得出,这位老人很有修养,对于一个镇上的人家来说,儿子能去包一整个厂的食堂,也是真的算有出息的了。
只是老人心底里那股深深的隐忧,让他不由有些好奇起来:
“老人家,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也看得出你早就放下了。”
“按理说,有你这样有修养的爷爷,父亲能力也行,你的孙子,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闻言,老人指了指楼顶天花板道:
“我孙子困在了自己给自己营造的‘幻想乡’里。”
“走不出来了。”
“嗯?具体是因为什么幻想呢?”陈昂继续问道。
“他把自己幻想成了一个作家!”老人苦笑着开口。
“作家?”一听这话,所有向往成员,乃至于拍摄的工作人员,都齐刷刷的看向了一个人。
陈昂!
迎着所有人的目光,陈昂也是无奈了:
“都看着我干嘛啊,也许老人家要表述的是文学爱好者呢。”
“十四五岁的少年,喜欢文学,喜欢文学叙事中的天马行空,意气风发,激扬文字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闻言,老人也点了点头道:
“是这样的,我这孙子,从小喜欢文学,不只是自己写些故事而已。”
“小学在县里的作文比赛,拿了一次一等奖后,就隐隐有了把自己当文豪的架势,孤傲的不行。”
听到这话,陈昂也是笑了:
“孤傲?”
“具体孤傲到了什么地步?”
老人眼里露出一抹复杂,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叹气的回道:
“我这个孙子拿了一次一等奖之后。”
“所有竞赛,只要拿不到第一,拿个,二等奖,三等奖之类,奖品是作业本就直接不要,是奖状,也不挂出来。”
“孤傲到了偏激的地步?”陈昂一听这话,顿时反应了过来。
“是的。”老人点了点头,继续说起他这个孙子:
“到了初中阶段,接触文言文后,更是开始放飞自我了。”
“写个作文,首段用《诗经》开篇,第二段用《楚辞》写,第三段用《汉赋》写。”
“第四段用《唐诗》写,第五段用《宋词》写,第六段用《元曲》写。”
“最后再用明清小说的风格,来个结尾总结。”
此话一出,四周的向往成员先是一愣。
而后,轩辕傲天第一个绷不住了:
“不是,听起来牛逼轰轰的,从先秦诗经楚辞写到明清小说。”
“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风貌与特色,弄这么一锅大杂烩写成作文。”
“能拿高分?”
“一般都是满分。”老人失笑着摇了摇头。
“这种玩意能满分?”轩辕傲天有些不可思议。
而陈昂似乎察觉到了关键所在,他笑着问道:
“老爷子,现在在哪里读书?”
“县里的一所中学,公立初中。”老人似乎知道陈昂想要说什么了,还特地强调了一下。”
闻言,陈昂笑意更甚:
“老爷子,其实你心里也清楚,你孙子之所以能拿满分,并不是因为他真的能写多好,才高八斗的那种。”
“而只是因为公立初中,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只要是住在附近的孩子,无论是买的房,还是租的房,都会收,鱼龙混杂。”
“初中语文,学个文言文,背诵,默写都一个个苦大仇深,更不用说理解了,而你的孙子不但能默,能背,能理解,甚至还能引用,加到自己的作文里去。”
“所以哪怕拼凑出来,纯秀自己背诵的那些古文的作文,也能拿满分。”
见陈昂只是旁观,就把自己的遇到的问题,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老人眼里也是露出一抹欣赏之色道:
“是这样,说我孙子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乡’中,他就是因为他想的东西,不是不存在。
“而是以他水平来说,都是不切实际的。”
这下,一直观察着整个屋子的苏云鲲,也收回了视线道:
“老人家,看您家的装修,还有听您自己的叙述。”
“应该不那么的缺钱吧。”
“您孙子,只是有个文学梦,又不是什么大问题。”
“哪怕之后实现不了,您的家底,至少也能保证他衣食无忧了吧。”
闻言,老人却摇了摇头:
“不,问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