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祸事(上)(2 / 2)
\"好了,此事姑且不论。\"
见曹化淳脸色涨红,说起话来也是铿锵有力,知晓此事责任怪不到这位心腹大伴头上的朱由校也没有继续发作,而是将目光对准了通政司卿,凝眉询问道:\"辽东和登莱镇那边怎么说,朝鲜的叛军打到哪了?\"
\"另外东江军的情况如何?\"
当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他前脚刚刚通过与蒙古大汗林丹巴图尔达成恢复岁赏通贡的方式息事宁人,暂时解决了宣府镇和大同镇所面临的军事压力;后脚朝鲜便爆发内讧,使朝廷在辽东失去了一大助力,间接让那建州女真拥有了\"千里奔袭\"的机会。
\"启禀陛下,日前登莱巡抚袁可立上奏,说是朝鲜叛军所向披靡,仅有了数天的时间便攻克平安道全境,彼时已经在进攻黄海道重镇瑞兴,怕是用不了几天的时间便会抵达距离朝鲜国都汉城不远的临津江..\"
闻言,老成持重的通政司卿便起身回应,并小心翼翼的斟酌着自己的言辞:\"据老臣所知,这临津江在朝鲜国内素有天险之称,在当年的壬辰倭乱当中,日本军队便在此地吃足了苦头。\"
\"臣斗胆以为,朝鲜军队怕是可以临津江为根基,抵御李适的叛军..\"
\"临津江守不住!\"未等通政司将话说完,案牍后的朱由校便是一脸急躁的将其打断,便斩钉截铁的给出了答案,让正在窃窃私语的绯袍重臣们都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凉气,目露惊骇之色。
如若临津江都守不住,岂不是意味着汇聚了朝鲜精华所在的汉城也会沦陷?
如此说来的话,这场突如其来的藩镇叛乱最终会演变为更迭朝鲜政权的军事政变?!
\"据辽东经略上奏,东江军日前以戒备女真为由,言明无力出兵远处朝鲜..\"
提及东江军的情况,通政司的神情无疑更加谨慎,不断用余光打量着朱由校的表情变化。
时至如今,有关于东江毛文龙和朝廷之间互相猜忌的情况早已闹得沸沸扬扬,就连民间百姓也能侃侃而谈,遑论是他这位主管各地公文往来的通政司卿。
尽管眼下正值凛冬,女真人确实存在着趁着江水冻结,突然兴兵皮岛的可能,毛文龙给出的这个说辞也算合情合理,但在如此敏感的节点上,毛文龙按兵不动,坐视朝鲜发生内乱的举措仍是显得动机不纯。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朱由校又将目光投向不远处的兵部尚书,眼神坚毅的询问道:\"杨肇基到任宣大了吗?\"
\"林丹汗是否愿领兵北上?\"
依着他前些时日和蒙古林丹汗达成的\"约定\",这位野心勃勃,满脑子都想着统一蒙古草原,恢复黄金家族昔日荣光的蒙古汗理应在领取到岁赏之后,即刻领兵返回漠南草原,讨伐归顺建州女真的蒙古部落。
\"回陛下,杨总兵已经到任多日,与宣大总督崔景荣分别坐镇大同和宣府镇,\"迎着朱由校审视的眼神,兵部尚书王在晋先是轻轻颔首,随后脸上出现一丝迟疑,略有些气愤的说道:\"据归化城顺义王所奏,林丹汗虽领兵返回漠南草原,但并未北上讨伐科尔沁部,而是去了察罕浩特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