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祸事(下)(2 / 2)
只怕在那位蒙古大汗的心中,巴不得朝廷和漠南蒙古刀兵相向呐。
\"传旨登莱镇,让袁可立给朕盯紧了建奴的动向,绝不容有半点放松。\"
\"另外将曹文诏从辽南调回来,暂且回京师听候吩咐..\"
深吸了一口气,朱由校逐渐平复好惊怒的心情,便针对眼下所面临的乱局,开始调兵遣将。
既然蒙古林丹汗无心恋战,那早已失去了其先祖勇武的顺义王及其麾下的土默特部便极有可能沦为女真建奴的下一个攻伐目标,并最终蔓延到在蓟州长城外游牧的喀喇沁部。
如此一来,女真建奴便可荡平塞外草原上一切不稳定的因素,拥有像原本历史上那般,直接千里突袭朝廷京师的条件。
除此之外,因为\"李适之乱\"的突然爆发,理应作为朝廷强援的朝鲜也失去了掣肘建州女真的能力;至于那拥兵自重,态度暧昧不定的东江军主帅毛文龙就更加指望不上了。
\"遵旨。\"
涉及到武将的人员调动,向来是由朱由校\"乾纲独断\",三位阁臣以及兵部尚书王在晋和主管官员升迁的吏部尚书周嘉谟对此均是予以默认,任由司礼监掌印躬身领旨。
\"另外,除必要的戍卫之外,京营士卒皆是移驻蓟镇驻扎,暂时听从卢象升调遣。\"
\"蓟镇是京师的最后一道门户,绝计不容有失。\"
因为实在放心不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蓟镇,朱由校在经过短暂的思考过后,索性将驻扎在西山脚下,用以拱卫京畿之地的京营将士调遣至百里外的蓟镇驻守。
毕竟以眼下的形势来分析,远在辽镇的建奴极有可能会在开春之后,提前那场载入史册的\"远征\",试图以此扭转辽东战场的颓势。
而这场战事的顺利与否,也将直接决定了朝廷能否在未来数年内对建州女真犁庭扫穴,收复辽东旧土,实在马虎不得。
\"再派人跟熊廷弼知会一声,若是建奴倾巢而出,他可见机行事,不必急于回援京师。\"
斟酌许久,朱由校终是神情严肃的道出了心中所想,引得在场的朝臣们哗然一片。
天子究竟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