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900章 汉城事

第900章 汉城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二月十五,朝鲜汉城,天气不佳。

晌午过后,打着"清君侧"名号起兵,并顺利攻入汉城的副元帅李适与他前两日刚刚拥戴的"新王"兴安君李瑅在诸多兵士的簇拥下,迈入了距离汉城不过数里的校场,准备检阅麾下士气如虹的"军队"。

许是存着"从龙之功"的心思,在过去几天的时间里,竟有原本跟随绫阳君李倧一同出逃的朝鲜官员陆续返回汉城,而正急着收买人心的李适对于这些"改换门庭"的官员也是分别进行了封赏,俨然一副"千金买马骨"的架势。

站在校场中央的高台上,已是迫不及待换上蟒袍的李适与兴安君李瑅并肩而立,举目远眺着校场中黑压压的人群。

相比较上个月在义州起兵时,李适麾下可谓是兵强马壮,士卒们错乱冗杂的喊杀声震天动地,让初次见识此等阵仗的兴安君李瑅面色惨白,险些跌倒在地,而稍远些的官员们也是窃窃私语,还有人面露激动之色,认为李适改朝换代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不过对于从军多年的李适和韩明琏等将校而言,此刻的心情却是有些复杂。

放眼望去,校场中的士卒们虽是乌泱泱一片,颇有些遮天蔽日之感,但这些士卒的阵型却十分混乱,身上所穿的甲胄更是参差不齐,还有那骑术不精的兵卒控制不住胯下的战马,在军阵中左冲右撞,险些闹出自相践踏的乱象。

"哎,乌合之众.."

默默与身后的韩明琏交换了一个眼神,李适便忍不住轻叹了一句。

以他的见识,自是能够瞧出校场中的这些"乌合之众"大多是地方上常年疏于操练的民夫青壮,主动加入他的麾下,也只是为了能够吃饱肚子,吃几顿饱饭罢了。

这样的兵卒到了生死相搏的战场中,非但发挥不出半点战斗力,且极有可能因"未战先怯"而影响到自己麾下精锐的士气与斗志。

"演武吧。"

虽然心中腹诽不已,但李适脸上却不动声色,反倒是挥手朝着不远处的副将吩咐了一句,随即便与忐忑不安的"兴安君"李瑅共同落座,眼神冰冷且嘲弄。

几日前,他在以"清君侧"的名义攻陷汉城之后,正愁不知该以何等名义向平安道和咸镜道等地方官员发号施令,募集粮草辎重的时候,这原本跟随李倧一同出逃的"兴安君"李瑅便秘密返回了汉城,主动与他取得了联系。

这兴安君李瑅虽与李倧年龄相仿,但却是昔日朝鲜宣祖之子,与去年被废的"光海君"李珲乃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算是与"王室"关系最近的宗室。

在麾下谋士的建议下,他果断选择拥立"兴安君"李瑅为王,并以李瑅的名义向朝鲜各地发布旨意,将仓皇逃出汉城的李倧定性为发动叛乱的"逆贼";而李瑅则是按照"兄终弟及"的方式继承朝鲜王位。

当然,他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如此大费周章的从义州起兵,一路打到汉城,自然不只是为了推翻李倧的统治,重新拥立一名李氏宗室为王这般简单,而是打算效仿朝鲜太祖李成桂,先以军权控制朝堂,最后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将前朝君主取而代之。

到了那时候,失去全部作用的兴安君李瑅或许便会因为某些不知名的原因一病不起,成为史官手中的寥寥几笔...

"为殿下演武!"

很快,人满为患的校场中便再度响起了山呼海啸之声,原本混乱不堪的士卒们也在各自将校的约束下,勉强排列成军,并有模有样的挥舞着手中兵刃。

此时此刻,这些或许在一个月前还只是面朝黄土的庄稼汉们终于有了一丝"兵卒"的模样,让面色紧绷的李适和韩明琏等将校也随之轻轻颔首,眼中的不满缓和许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