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朱姓(2 / 2)
但是等到他和兄长踌躇满志,也准备按照父死子继的规矩,继承爵位的时候,却被官府无情的告知,他们的名字压根就没有被开封周王府记载于宗室玉碟之上,自然也就无法享受的待遇。
换句话说,他们除了拥有一个轮序符合周王府排序的名字之外,与大明的已经没有半点关系了。
咕咕咕。
一块菜饼下肚之后,朱肃钦的肚中仍是不住的叫唤,这块冻得发硬的饼子没有为他提供一丝饱腹感。
哎。
这都是啥日子啊,这要是放在正德年间,哪怕他是最低等的奉国中尉,也能每年按时领到足足一百石的粟米和一百贯宝钞,即便是嘉靖年间出台了宗室条例,俸禄再度减半之后,也有五十石粟米呐!
光是随便想想,他都觉得幸福!
咕咕咕。
不合时宜的叫唤声将朱肃钦的思绪猛然拉了回来,让其憔悴的脸颊上出现一抹愁苦,余光也随之望向角落处的农具。
作为昔日的,他那死去的老爹虽然未能给他和大哥留下存身立命的爵位,但也攒下了几亩薄田以及相对气派的堂屋。
要不要去伺候那几亩薄田呢?
一时间,朱肃钦有些进退两难,他本来就不是伺候庄稼的好手,近两年天气又反复无常,他在缴纳了官府的赋税之后,余下的粮食根本不足以让他撑到第二年春天。
如若不是老爹临死前留下了几两银子,他早就饿死在家中了,岂能苟延残喘至今?
不行,地里今天是不能去了,还是得想些别的法子。
算了,去石佛庄碰碰运气吧..
自言自语的叹了口气之后,朱肃钦便掖了掖身上有些漏风的破袄,准备与附近的石佛庄里去混点吃的,或者找些力所能及的活干。
这石佛庄原来的名字已经无从考究,无非也就是刘家庄王家庄等名字,但自从那白莲教主王森由蓟镇移居滦州,并将其隐居的村庄作为白莲教教都,大肆推崇佛教并营建佛像之后,这庄子便得名为石佛庄。
虽然王森早在万历末年便因出卖被官府擒杀,其得意弟子徐鸿儒也在天启二年因犯上作乱而兵败身亡,但这石佛庄却一直香火鼎盛,时不时便有那信仰佛教的信徒慕名而来。
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石佛庄更是人来人往,还冒出了一个叫做王好贤的员外,时不时便会给村里的穷人分些粮食。
据某些小道消息,这王好贤便是昔日白莲教主王森之子。
不过因为这个话题实在过于敏感,哪怕是向来喜欢嚼舌根的村民们却也无人敢在明面上讨论这个话题,即便是真有知晓那内情之人,也是守口如瓶,以免祸从口出。
朱肃钦对王好贤的身世不感兴趣,他之所以想要去石佛庄碰碰运气,便是因为听说那庄子里的人最近似乎在招揽力工,而且对姓朱的人还会另眼相看。
他刚刚吃的那块菜饼,便是上次搬完东西之后,因为姓朱而得到的额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