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6章(2 / 2)
李志华记得,国内年初的时候就提过“国企混改试点”的要求。
如果能以IF的投资作为契机,推动汉能集团成立专项合作事业部。
赋予事业部总经理直接对接IF的政策决策权,将审批链路从7级压缩至3级,完全能满足项目快速落地的需求。
她甚至可以主动向汉东省委提交建议,将这个合作案例打造成混改样板,省委必然会全力支持。
至于财务风险,更有腾挪空间。
汉能集团的商业写字楼库存积压严重,而IF集团在国内正需要扩建区域总部,恰好可以整体收购其中的5万平方米。
既能帮汉能盘活资产,又解决了自身的办公场地需求。
高负债率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化解。
IF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汉能新能源板块,将45亿高息信托融资直接转为股权,将资产负债率降至安全线内。
至于“双碳”政策带来的限产影响,刚好可以用IF带来的光伏技术,改造汉能旗下的火电厂,实现煤电加光电的混合供电模式。
既符合政策导向,又能提升能源供给的稳定性!
总之,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就看李志华如何抉择。
尽管汉能集团和将河集团两份评估报告的评分差距悬殊,但是在李志华看来。
商业合作从来不是单纯的数字比较!
将河集团的高分,是建立在纸面上的完美契合。
而汉能集团的低分背后,是能抵御市场波动的国企信誉,和不可代替的本地资源。
只要稍作调整,汉能集团的评分未必不能迎头赶上!
说白了,最后IF集团跟谁合作,只看李志华一个念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