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长江血战(2 / 2)
随着密密麻麻的火箭如飞蝗般飞射过来,遇到火油后,迅速燃烧起熊熊烈火。长江沿岸的栅栏纷纷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很快栅栏便被焚毁殆尽。
而栅栏后的吴军弓箭手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困住,他们在火海中拼死挣扎,有的被大火烧伤,发出痛苦的惨叫;有的则被浓烟呛得喘不过气来,咳嗽不止。吴军顿时乱成一团,四处躲避火箭和石块,阵脚大乱。
然而,栅栏后尚未着火的弓箭手们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纷纷向江中的战船射击。箭矢如雨点般射在战船的垛墙上,有的箭矢钉在上面,颤抖不已,仿佛在诉说着战斗的惨烈;有的箭矢则掉落于江水中,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
随着岸边的栅栏被焚毁,魏延和文聘见时机成熟,当即下令所有战船迅速靠岸,抢滩登陆。
只见机动灵活的三千走舸如离弦之箭般迅速驶向岸边,走舸上的弓箭手们一边向岸上的吴军士卒射击,一边敏捷地离开走舸,迅速登陆。他们落地后,迅速组成战斗队形,向吴军发起攻击。
紧跟着,一千艘艨艟和两百艘斗舰也迅速靠岸。船上的弓箭手和盾牌手们纷纷下船,他们呐喊着,如潮水般向岸上的吴军发起冲锋。
右边的关统和满宠率领的十五万人马也按照既定的进攻方案进行攻击,与左边的魏延和文聘的作战部署相差无几。右边的汉军也差不多与左边的汉军同一时间登陆上岸,他们士气高昂,向岸边大都督陆逊的吴军发起了冲锋。
按照司马懿之前的部署,魏延和关统各自率领麾下的五万兵马,如鬼魅般绕道至吴军的后面,准备截断其撤退的归路。
而文聘和满宠则各自率领麾下的十万兵马,从左右两侧向诸葛瑾和陆逊的人马发起了强攻。
瞬间,战场上喊杀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撕裂开来。汉军与吴军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双方士卒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奋力拼杀。
只见血肉横飞,每一刀砍下,都伴随着鲜血的飞溅;尸积如山,战场上到处是被砍倒的士卒尸体;血流成河,鲜血顺着地面的沟壑流淌,形成了一条条血河。现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仿佛是人间地狱一般。
诸葛瑾和陆逊的十万兵马与文聘和满宠的十万兵马兵力相当,战斗力也相差不大。而且吴军有早已修筑好的战壕等工事阵地,他们凭借着这些工事,顽强抵抗着汉军的进攻。一时间,文聘和满宠的人马难以攻入,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正面战场上,司马懿和曹宇的二十万兵马如猛虎出笼般冲杀过来。孙和麾下的凌封和陈修本就节节败退,此时更是被打得溃不成军。诸葛瑾和陆逊很快收到了探马传来的消息。
两人心中犹如明镜一般,他们深知,一旦司马懿和曹宇的二十万兵马冲杀至自己身后,自己的人马将面临被汉军前后夹攻的困境。到那时,保不齐自己就要全军覆没在此,连逃回建业城的机会都不一定会有。
两人心中都各有私心,与其在此与文聘和满宠死拼,不如留下一万人断后,其余人跟随自己后撤,赶紧与公子孙和会合,从暗道中撤退至建业城。建业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自有办法坚守。
打定主意后,两人立刻各令一个校尉率领一万兵马断后。此时,他们麾下各自已有三万士卒战死沙场,而他们则亲率剩余的六万人马迅速后撤,准备与公子孙和会合。
那两位校尉虽然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军令如山,官大一职压死人,他们只好不得不领命而去。两人心中暗自盘算,如果实在扛不住,就投降汉军,说不定还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官职。
诸葛瑾和陆逊各自率领麾下剩余的六万人马迅速后撤,来到暗道处。此时,公子孙和与谋士陆瑁早已率领麾下的五万兵马从暗道中逃往建业城。而凌封和陈修率领剩余的两万败军刚刚赶到。
为了给麾下的人马留下足够的逃生时间,诸葛瑾和陆逊分别令一位校尉率领一万人马在暗道外的战壕内坚守。
他们将大部分的箭矢都留给这两万人马,希望他们能凭借着这些箭矢,延缓汉军的攻击,为麾下的十二万兵马逃生争取足够的时间。
待诸葛瑾和陆逊、凌封和陈修率领十二万兵马从暗道中撤离后,前面断后的两万吴军被重重包围。
他们看着四周如狼似虎的汉军,心中充满了恐惧,最终全部跪地投降。而后面断后的两万吴军,则陷入了绝境。一万士卒在激烈的战斗中战死沙场,而另外一万士卒则侥幸从暗道中逃走。
十三万吴军如惊弓之鸟般从暗道中匆匆逃走,他们急急如漏网之鱼,惶惶如丧家之犬,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当他们进入建业城后,与孙和的人马会合。孙和深知局势危急,他立即下令关闭建业城所有的城门,准备坚守待援,一场新的较量又将在这座古老的城池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