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春韵仍然徘徊在两个男人之间(1 / 2)
时光步入新世纪初期,黄城县乃至整个黄沙市都沐浴在改革开放带来的蓬勃生机之中。
庙沟村因刘秋凌的引领而声名远播,而在不远处的黄城市区,她的高中同学,也是她生命中极为重要的姐姐刘春韵,正悄然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截然不同的人生篇章。
与妹妹刘秋凌在政坛的雷厉风行不同,刘春韵身上自带一种温婉沉静的艺术气质。
她凭借对美的独特感知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黄城创办了“春韵文艺策划公司”。
公司规模不大,却独具一格,承办画展、组织文艺沙龙、为企事业单位策划文化活动,渐渐在黄城的文化圈里站稳了脚跟。
刘春韵本人,也如同精心养护的荷花,在岁月沉淀中愈发显得风姿清雅,是许多男人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白月光。
然而,这位旁人眼中事业有成、优雅独立的女性,感情世界却是一片荒芜的冻土。
她的心,被两个男人占据,又仿佛悬在半空,始终无法安然落地。这两个男人,便是她的高中同学常永强和郑少波。
常永强的人生轨迹,与刘秋凌有几分相似,都走上了仕途。凭借扎实的功底和不错的能力,加上家族的些许影响力,他年纪轻轻便当上了黄城县的县长,可谓前途无量。他身材挺拔,相貌周正,身上既有书卷气,又不失领导干部的沉稳。
在所有同学中,常永强对刘春韵的感情是最为纯粹和持久的。
那源于高中时代某个午后,他看见刘春韵坐在校园的老槐树下安静读书,阳光透过叶隙洒在她素净的裙摆上,那一刻的心动,贯穿了他整个青春,并延续至今。即便身处县长之位,见惯风浪,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依然为刘春韵保留着。
他是真心喜欢春韵,这种喜欢,不掺杂太多功利,是少年情愫历经岁月洗礼后的沉淀。他会利用到市里开会的机会,绕道去看她,带一些不贵重却极用心的小礼物,或许是一盒她提过喜欢的茶,或许是一本他读过觉得她会感兴趣的散文集。他看她的眼神里,总是带着小心翼翼的呵护和难以掩饰的欣赏。他曾无数次在心中勾勒与春韵共度一生的画面,那画面温馨而踏实。
然而,常永强身上套着一副无形的枷锁,这副枷锁来自他的家庭,更确切地说,来自他那强势且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常母出身干部家庭,对儿子的仕途有着极高的期望和严密的规划。在她看来,儿子未来的妻子,必须是门当户对,能在事业上提供强大助力的“贤内助”,最好本身也拥有显赫的家世或政治资源。
像刘春韵这样,虽有能力但家世普通,还“抛头露面”经营公司的“文艺女性”,绝非她理想的儿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