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机会只有一次(1 / 2)
“像你小时候。”他低声道。
伸出带着厚茧的手指,极轻地碰了碰外孙女的脸颊,那触感让他指尖微颤。
“爹,您怎么亲自来了?京营那边……”源冰关切道。
“无妨,都已安排妥当,你安心静养。”源徒摆摆手,让自家闺女少操一些心。
“随我到书房说话。”随即他的目光转向王清晨。
王清晨无奈,只能前头带路,老丈人的强势他清楚的知道。
每次谈话,自家老泰山总有惊人之言,他实在不清楚自家老丈人如今到底是什么态度。
看其表情,王清晨心中总有强烈的不好的预感。
“跟我去漠北如何?”
开场第一句话就出乎了王清晨的预料。
王清晨知道他的意思是让自己带着家人一同前往。
和上次让他担任知县不同,这次完全是身家托付,也就是扎根漠北。
可是这并没有意义啊!虽说老丈人在漠北一手遮天,但是漠北名义上仍是大朔的领土,土皇帝和皇帝是不同的。
而且他现在是户部左侍郎,按照正常的轨迹,他最多再做三到五年时间就是一部主官,甚至因为梁朝的缘故这个时间会更加短暂。
届时他就是大朔最有权势的几人之一。
他想不明白自家老丈人为什么会劝说自己前往漠北。
王清晨一时陷入思索,源徒并没有逼问,而是继续问道。
“你觉得当今陛下如何?”
“陛下年轻有为,兢兢业业,踏实肯干,而且……”王清晨想着两人长久的相处,以及其最近的变化。
“不不,所有帝王只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无情。”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源徒的话让王清晨心中咯噔一声。
“我希望今晚之后你能认真考虑我这个问题,漠北同样有你的位置!”说罢源徒轻拍了王清晨的肩膀,便直接离开了,甚至没有去和源冰告别。
就好像他这次就是专门来和王清晨说这番话的。
王清晨并不明白这番话的意思,总感觉自家老丈人是要告诉自己什么,他讨厌这种感觉。
“我派人送您回去吧!”
看到自家老丈人竟然在国公府门口开始着甲,而其身后带着的几十位侍从竟然是人马全甲,而且还带着强弓劲弩,王清晨总感觉好像抓到了什么。
“哈哈哈,今夜紧闭府门,照顾好冰儿!对了,我刚才说的话一直有效!”说罢他便带队拨转马头。
锃锃的马蹄声渐行渐远。
“蛮爷,看出什么来了吗?”王清晨问道。
“国公爷这是要出征!”满野用的是肯定句,他见过了太多出征前的将军,和源徒一般无二,所以他百分百确定。
“出征!”王清晨喃喃。
自家老丈人知道今晚会遭遇袭杀,但他还是来了,而且毅然决然地走了。
“墨涤,备马!”无论如何,源徒都是自己岳丈都是源冰的父亲,他不能袖手旁观。
“公子,您还是别去吧!国公爷肯定是有所准备的,您要是去了,打断国公爷的计划,那……”满野规劝道。
是啊,自家老丈人肯定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且从其刚才着甲的情况来看,显然这一切都是早有预谋的。
“紧闭府门,加派护卫值守,冰儿那边别打搅了!”王清晨思虑片刻也觉得满野说的有道理。
自己这两下子还是别去了,若是乱了老丈人的节奏,徒增祸端,那就真的坑爹了。
……
“魏国公已经从冀国公府离开!所带不过二十余人。”
“按计划进行吧!确保万无一失!”
“是”
“记住,机会只有这一次!”
“明白”
……
京师宵禁,自然宵禁不到魏国公的头上。
所以他所携部下走的是各个坊市的大道,夜里的月光有些昏暗,时不时便被阴云笼罩。
队伍行进很慢,或者说源徒本就是故意如此。
他在等,等那些滋长的野心暴露,然后将之粉碎。
今天喜得外孙女,总要听个响动的。
宣仁门内大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往东走三五个坊市就到北市,再走三五个坊市就出了宣仁门。
这条街相当宽阔,并排走三四辆马车没有问题。
此时街道上寂静地甚至能听到风吹幡布的声音,整条街上没有家庭争吵,没有婴儿啼哭,甚至没有一声犬吠虫鸣。
街道两侧所有店铺大门紧闭,没有一丝烛火。
即便现在时间已晚,这也太过突兀一些。
源徒轻笑,他这辈子遭遇的袭杀太多了,在京师还是第一次,他已经感受到森冷的杀意了,他身后的护卫无人言语此时已经拔刀出鞘了。
直至行至街道中央,他甚至带队停了下来。
此时,两侧店铺内,屋顶上,处处都是身着黑衣之人,他们竟然齐齐被这仅仅二十余人的气势给震慑住了,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发起进攻。
直到队伍停下。
“动手!”
最先出手的是屋顶上的黑衣人,他们竟然没有放箭,而是人手一个钩锁朝着队伍中央抛去,顿时便笼罩了街道中心的那些人影。
这显然是有备而来,人马全甲的骑兵,弓箭能够造成的杀伤十分有限,只有用钩锁将他们拉下马背才能快速将其格杀。
但是钩锁的效果也十分有限,想象中的慌乱没有发生,被钩锁拉住的骑兵刚刚陷入角力,旁边便有同僚挥刀将钩锁斩断。
即便有钩索透过甲胄陷入皮肉,他们也不吭一声。
第一波攻击并未奏效,甚至对眼前骑兵造成伤亡都没有。
不过等待他们的却是这几十个骑兵发射的一轮又一轮的箭矢。
这让他们第二轮的箭矢攻击落了空,一时间他们竟然被箭矢射击得抬不起头。
“上房”
箭矢压制下,队伍末尾的骑兵两两一组开始协助攀登房顶。
这种战术衔接实在太快,而且这些骑兵的箭术同样高超,屋顶上的黑衣人露头就秒。
两侧登上房顶的各有四个骑兵,好像只用这两人便能将房顶上十几二十号全部歼灭一般。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四人进退有度,始终保持着进攻队形。
凭借着自身的甲胄优势,房顶上的拼杀竟然始终占据优势。
而屋顶上陷入拼杀的时候,街道两侧变化再起,两旁的店铺竟然如潮水般涌出了至少百余位黑衣人,齐齐手持利刃,毫不犹豫朝着中央的十几位骑兵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