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收效显着(2 / 2)
一会儿想着上午没读懂的经义,字句在脑海里翻来覆去缠成结;一会儿又琢磨着自己脑子笨,别人看一遍就懂的东西,他要翻来覆去啃好几遍,若是中午还浪费时间睡觉,不抓紧多学一会儿,岂不是要被落得更远?
这么一来,午觉从来就没睡安稳过,与其躺着熬时间,倒不如爬起来接着苦读。
可这次不一样。顾霄制定的作息规则,像给混沌的心绪安上了一把尺,帮他重建了内心的秩序。
他心里清清楚楚:午睡不是偷懒,是为了和顾兄、蒋文轩保持步调一致,不互相干扰,是备考计划里必须做好的事。
想通了这一层,那些揪着他的焦虑、不安忽然就散了,心里像卸下了千斤包袱,轻松了不少。
他往枕上一靠,没一会儿便沉沉睡去,睡得格外踏实,连梦都没有做。
下午,他头脑前所未有的情形,他习惯性地想继续埋首读书,却被顾霄打断:
“今日下午不研读,我们集中写策论。我出一道题,你二人各写一篇,我也一同作答,写完后相互点评。”
说罢,顾霄提笔写下“论农桑之重”四字,三人便各自伏案疾书。
顾霄笔走龙蛇,思路清晰,不到半个时辰便已完稿;唐宇斟酌许久,才慢慢落笔,写得格外谨慎;蒋文轩咬着笔杆,思考良久,下笔书写。
写完之后,顾霄让两人先当众阐述自己文章的核心观点与行文思路。
唐宇这才发现,能写出来是一回事,能用凝练深刻的语言讲出来、让人信服,又是另一回事。
这个过程极考验对文章思想深度的把控,边讲边思考,他竟对自己的文章有了新的领悟。
两人阐述完毕,顾霄并未急于点评,而是让他们相互评析对方的文章。
唐宇起初有些不好意思,觉得直言他人不足太过不妥,可蒋文轩却毫无顾忌,虽见解未必深厚,却胜在自信坦荡,滔滔不绝地说着唐宇文章的可取之处,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觉得不妥的地方。
蒋文轩的直爽反倒激起了唐宇的表达欲,他定了定神,细致分析起蒋文轩的文章:“···········蒋兄的文章思路新颖巧思,诸多观点都贴近民生实际,很有见地,这是我所欠缺的。”
最后,顾霄也将自己的文章观点缓缓讲与两人听。
若说唐宇和蒋文轩听对方文章时,还能明显感知到逻辑不严谨、存在漏洞的地方,那听顾霄讲述自己的文章,便全然不像是听同窗交流,反倒像坐在书院里,听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儒老师授课讲学。
两人都屏气凝神,听得格外认真。
有了前面彼此对话、思想碰撞的铺垫,再加上顾霄此刻条理清晰、鞭辟入里的观点输入,仅仅这一篇文章的讲解,唐宇便觉得比自己独自苦读半月收获的内容还要多。
蒋文轩早已习惯了顾霄这般出众的才华,可唐宇却再次被深深惊艳。
他可是亲眼看着顾霄从凝神思考到落笔完稿,前后不过短短半个时辰!
这般才思敏捷、举重若轻,着实让他心服口服,五体投地。
天才!真的是天才啊!
唐宇真的无比庆幸,当初没有因为害羞和胆怯就拒绝了父亲给他寻找顾霄做学习搭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