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 第513章 真正的威胁

第513章 真正的威胁(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深城的夏天颇为炎热。

在空调还没有大规模的进入到千家万户的时候,夏天是比较难熬的。

不过作为岭南半导体的负责人,张少华的心情却是非常的好。

“江总,我们已经正式的收到了英特尔1.8微米制程的芯片代工询价了。”

“按照目前我们调查把握到的情况来看,只要我们的价格比台积电有优势,就能从对方那边抢过来一部份的订单。”

“有了英特尔的合作案例之后,后续继续找其他客户代工芯片,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在半导体行业,英特尔无疑是当之无愧的巨头厂家。

它的一举一动对整个行业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特别是伴随着个人电脑业务的快速发展,英特尔的体量也是在快速的增加。

有人推测将来英特尔的影响力可以跟ib一较高下。

“1.8微米制程的芯片,未来两三年应该都会是行业主流的一种成熟芯片。”

“我们得抓紧时间扩大这方面的产能,培养我们的技术人才。”

“下一步1微米制程的芯片工厂,也要开始提前做一些规划。”

“一旦条件成熟,立马就启动新工厂的修建。”

岭南半导体不是第一次跟英特尔合作,这一次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可,江辉倒是不觉得意外。

站在英特尔的角度来看问题,肯定是不希望所有的代工业务都是交给台积电。

这样子很容易把甲方干成乙方。

把岭南半导体拉进来跟台积电竞争,不仅可以实现成本的进一步下降,还能更好的掌控供应链。

这是一举多利的事情。

再加上欧美公司普遍都是职业经理人制度,人家很在意财报上面的表现。

这可是会直接影响人家收入的。

而把更多的芯片拿出来交给代工厂生产,对于进一步的改善英特尔的财报,显然是有好处的。

“嗯,我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了。”

“目前国内联合微电子等好几家厂家也在开始准备导入1.8微米制程的工艺。”

“到时候我们不仅要跟台积电竞争,估计还要跟国内其他的厂家竞争。”

张少华把自己的担心也说了出来。

国内的厂家,一定程度上也是南山设备那边扶持起来的。

到底要不要扶持,其实都是江辉一句话的事情。

“一定的竞争没有什么坏处。”

“让整个产业链都发展起来,对我们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岭南半导体和南山设备有领先优势,如果这样子都没有办法自己的优势地位。

那就说不过去了。

江辉也想让他们有一些压力,不然每次都要自己帮忙,他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的。

……

“张总,英特尔正式的把一批1.8微米制程的芯片代工订单交给岭南半导体了。”

“看来他们是故意要拉着岭南半导体跟我们打擂台啊。”

曾凡尘心情有点郁闷的来到了张中某的办公室,汇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英特尔这么快就有决定了”

“看来他们想要进一步改善财务状况的决心是很坚定的。”

上一次曾凡尘告诉张中某英特尔安排了专家团队去岭南半导体确认1.8微米制程工艺的时候,张中某就意识到在这个领域的代工业务,台积电不可能吃独食了。

不过他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那么快。

“美利坚的那些企业,往往都是最在意财报的表现,它们需要向华尔街交差,向股东汇报业绩。”

“并且那些高管的奖金也跟财报表现息息相关。”

曾凡尘也是在美利坚留学工作过的人,对于那边的企业做事风格,算是比较了解。

也正因为他们两个都对美利坚的企业很了解,所以台积电这几年才能发展的那么快。

只是没想到半路上冒出来一家岭南半导体,处处跟着台积电的步伐在发展。

甚至人家背后的集团,资金实力更加雄厚。

老板还愿意砸钱去搞半导体产业。

这就有点麻烦了。

“我们要想办法进一步的降低1.8微米制程的加工成本,然后快速扩大1微米制程的产能。”

“不能让岭南半导体跟我们平起平坐,要让他们一直都在后面追赶。”

“这样子也能让客户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台积电的技术是比岭南半导体更加先进的。”

张中某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改变英特尔等客户的选择。

只能通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来应对这个局面。

“嗯,我等会召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个会,讨论一下这两个话题。”

……

“葛洛夫,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可以扭转现在的光刻机供应局面。”

克里斯托夫这段时间都在忙着收集半导体行业的各种信息,拜访各个主要的客户。

同时了解竞争对手的一些动态。

为了让阿斯麦能够彻底的超越尼康和佳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厂家。

他觉得有必要做出一些大的动作。

“什么想法”

葛洛夫这段时间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阿斯麦的局面虽然相比几年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还没有到可以躺着挣钱的时候。

像是英特尔等公司,它们的光刻机主要是从东瀛的尼康那边采购的,跟阿斯麦没有什么合作。

至于东瀛的半导体企业,那就更加不会轻易的从阿斯麦这边采购光刻机了。

“我们可以启动客户共同投资计划,拉着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电子等各个主要的半导体厂家,一起来投资我们下一代的光刻机技术。”

“按照我们目前的设备水平,在0.5微米以上的技术储备上面,我们是比佳能和尼康做的更好的。”

“将来要让光刻机技术进入到100纳米以内的水平,我们的技术路线无疑是最合适的。”

“佳能和尼康那边的传统技术路线,要实现这种制程的加工,难度非常的高,光刻机的结构也会非常的复杂,成本必然也会很高。”

“这一点,不少客户其实都能理解的。”

“借着这个机会,我们把各个客户变为我们的股东。”

“那么阿斯麦的发展就不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同时也是客户的事情。”

“到时候我们研发出来的光刻机,自然就不用担心没有销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