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相信科学(2 / 2)
陵寝不起封土,正合“隐星”或“辅星”之象——虽光芒内敛,但实为枢纽核心,不可或缺。
这种“隐”的姿态,在道家哲学和兵家思想中是更高明的存在方式——“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它避免了过于张扬而成为众矢之的,无论是盗墓贼还是政敌,真正实现了“与天地共存”。
再说了,民间不也有文皇帝遗诏的传说吗?“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
很多人可能误解这句话了,“毋有所改”意思可能不可能原本就是啥都不改?
以“无封土”的极致简约形式,最终达到了“因山为藏、不扰民、不显山露水”的政治目的和哲学追求,反而使其获得了比巨大封土更永恒的存在。
我的总结:,这是一场最高境的风水与哲学实践……”
叶搏也就干脆的无所顾忌,索性的酣畅淋漓的发挥了。
众皆寂静,再无任何轻慢嗤笑的言语和神情了……
长久之后,众人却默契的都看向了慕敬淑……
面子总要拾起来的,慕敬淑硬着头皮开口了,嘴上死犟,甚至有些胡搅蛮缠,但态度和语气却已经明显不自信的缓和了下来。
“那你既然这么有能耐,有信心,你不能给在座的专家指出来,真正的文皇帝陵到底在哪里?”
这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我可以试试……”
但是叶搏,接下来了!
众人的神情变成了彻底的惊呆与兴奋,眼看着已经从座位站起来的叶搏侃侃而谈……
“那我就从星象上开始。
天人感应,与天同构。帝陵的选址往往是星象在地上的精准投射。
北斗七星谓之“帝车”,它环绕北极星运行,象征着天帝巡游四方,掌控四时阴阳。 北极紫微垣是天帝的居所,以北极星为中心,众星拱卫。
透射到地表之上,文皇帝陵寝对应的位置应该就是“北极紫微垣”
现在咱们能找到的最显着地标参照物就是太后的南陵,其对应“勾陈”星官。
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应该是完美复刻了天上星官的关系。文皇帝陵应该是位于太后陵的西北方。
而西北乾位恰好是天之所在!象征天、君主,太后陵居东南巽位,象征地、母性,最终形成“天地定位”格局。
这样的定位既符合子伴母侧的孝道,增强家族气脉的连续性,又严格遵循了帝星高于后宫星的天象尊卑。
所有这些本身就是一种 天人同构的设计理念,将陵寝本身设计为“北斗帝车”,并与太后南陵共同构成地上紫微垣,实现了“魂归北斗,身葬紫微”的最高级星象信仰……”
“你是说,真正的文皇帝陵就在太后南陵西北方向的平地里!
可这指向也未必有些太宽泛了吧,你这样说,实践意义有多大……”
慕敬淑激动的打断了叶搏,随后却又是一番失落。
叶搏耐心等候,直至对方话音彻底落下,才异常从容的复又开始。
“那我就再画一条线出来!
两线相交,是不是就明确多了?”
叶搏也不退让,更加豪气的回应。
“叶老师,您方不方便到前面来给大家好好的讲讲。”
现场的技术人员已经把神鹿塬大冢附近的地图透射在了幕布上,以方便大家更有直观的感觉。
叶搏也不造作,像平时里在学校一般,自信的登上讲台来,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先把地图调整为更合适的比例和方位。
“凤凰嘴!在这里!
文皇帝把自己的陵寝选在前方这块平缓的土原上,土能泄火,冲山石之火煞,以沉稳的土性来中和化解火煞的凶险,转为平和安稳之气。
如果再将陵寝置于凤凰“嘴喙”所指向的正前方方向,选择了其气脉延伸而成的、能藏风聚气的平缓堂局。则风水马上的变成了受其庇护而非被其吞噬。
因势利导的成了“得吉形而避其煞”的颠覆性的一次伟大创举!
大家注意这块平地,恰好的在主脉延伸的平缓支脉,如同龙爪环抱之处,更显安稳,完全符合了“龙穴宜藏不宜露”这一原则。
背有凤凰嘴为靠,前有灞水环绕,左右有缓坡余脉回护,是不是刚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神兼备的堂局,是真正能凝聚生气的“窝穴”或“钳穴”。
而所谓的凤凰嘴,千年以来吸引了所有注意力,完美地充当了“疑冢”的角色,而真正的帝陵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天地星辰的护佑中,安然沉睡了两千多年。这本身也是风水布局中最成功的“障眼法”和“护局之术”……”
地图之上,叶搏自信而又坚定的补上一条直线,鼠标点着交点又拉出一个圆圈来。
“大概就在这片区域!”
满座惊讶,神色却各异!
“马上!通知派出所、协调镇政府,先把这片区域封锁起来!
查,有没有盗洞或者疑似盗洞!”
会议室门口,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进门的董军当即的发布了命令。对于叶搏的结论,无论是从潜意识还是实际行动中都已经信任无疑了……
“慕老师……,这片地方我怎么看着这么熟悉?是不是就是咱们工棚所在的地方……”
乔杨,盯着地图发着呆,怯生生的脱口而出。
“是!
有盗洞,但是早没了。
我们就是接到发现盗洞后才开展抢救性挖掘工作的。
目前……,此前也只是初步断定,那里是一个高等级的陪葬墓……
叶搏!你能确认吗!”
慕敬淑接了乔杨的话,语气中难掩的挫败感,随后却突然变得异常兴奋,急迫的向着叶搏确认了起来。
“我就故弄玄虚,瞎说呢。
慕主任,你们还是要相信科学……”
叶搏坦然笑接,潇洒的从汇报台上跳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