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文豪1983 > 第31章 巡视封地

第31章 巡视封地(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白金汉宫外,铺设了一条百米长的红色地毯,两旁站满了记者和名流。

余切和几位舟山渔民的代表一起走上红毯。这些代表经过了政府的挑选,看起来不那么怯场,身高也比一般的江浙人更高一些。两天前,他们沪市飞到德国,再转机到伦敦,一路上都在接受礼仪的培训,但他们还是很紧张。

应该,这已经是能找出来的样貌最好的几个人了。

毕竟很多渔民都年逾古稀,打了一辈子渔,能怎么英俊得起来?

有一个叫林阿根的老渔民,穿上了他认为最时髦的的确良军绿衬衫,结果在这里却显得很老土,而且因为衬衫不合身,显得里面空荡荡的。

余切特意把他拉到自己身边来一起走,:“林叔不要紧张,这些人其实都不如你。”

走到一半,查尔斯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有在红毯尽头,而是就站在红毯的一旁道:

“——余!为什么不找一套好一些的西装?这里可是白金汉宫!”

余切没搭理他。

查尔斯又:“把你的财富拿来赞助你的同胞购买西装怎么样?或者我可以向你捐助?”

这下许多人都听到了,余切径直走向查尔斯,让他脸色大变。“你要干什么?”

“查尔斯。”余切的话简单却很有分量,“我发誓你要再多一个字,我当场从这里离开,然后向全世界宣传我怎么离开的。”

查尔斯吓了一跳,下意识后退了一步:他当然不能搞砸授勋仪式!这涉及到王室的法理性!

但他反应过来后,顿时又被激怒了。因为这一块的记者都看到了余切放的狠话,看到了查尔斯的懦弱之举。

而且,余切完话后就走了,就像那种和你对线后拉黑离去的人。

查尔斯感觉无地自容,只能左右张望,自我辩解道:“这个人不应该得到爵位,他很没有风度!”

“你们不觉得吗?他太狂妄了,他根本不尊重这里。”

查尔斯发现大家都用一种可怜人的表情看他,只好放低声音,悄悄的离开红毯边。

《卫报》和《泰晤士日报》两位记者都看到了这一幕。

一个恨不得找地缝儿钻进去:“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现在没有发现大新闻的窃喜,我为我将来要给这样的国王纳税感到悲哀。”

另一个:“别傻了,你根本发不出来。查尔斯虽然不怎么样,女王却是个厉害的女王。”

“那女王死了后,我们英国人怎么办?”

“哦,兄弟,只有天知道了。”

这百米走起来很久,女王等在红毯尽头处,她的管家保罗大声道:

“1988年度的皇家维多利亚勋章将授予给舟山渔民,因为他们拯救了近两千名皇家军团士兵,并且在半个世纪里从未夸耀自己!上帝告诉我们‘你们愿意人怎样对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对待别人’,上帝还,‘好施舍的必得丰裕’,祂告诉我们,无私的帮助带来我们真正的福祉……铭记舟山渔民的壮举,是我们忠于信仰,忠于王室的必要!”

渔民们纷纷上前领取勋章。

勋章本身并不值钱,远不如余切拿到过的泰王勋章,那上面有红宝石。

英国等级最高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制作材料是在战争中缴获的俄国火炮熔铸的钢铁(也有大清的),其余的更为廉价,因为王室每年要颁发的勋章太多,通通都采用刷了漆的金属钢,连铜都舍不得用。

再过一些年,塑料普及了,王室的勋章甚至要用塑料来制作。

正因如此,伊丽莎白二世自己也给自己大量的发勋章,她一生获得过40万枚奖章和荣誉称号。

谁才是真正的勋宗啊?

据政府统计,有确切救助行为的大约有七十多名渔民;实际应该要多得多,一些人不幸去世了,还有一些是整个家族都出动了,所以只计算一个。

没有拿到勋章的也不用担心,舟山作为一个沿海县城,和英国城市伯明翰成了姊妹城。皇家军团的老兵有不少人是伯明翰人,一些当地的产业投资,将在未来十年陆续进入舟山,渔民的后代会成为先富起来的人。

现在余切有两个事情比较出名:一个是他孜孜不倦的查成分;另一个是他总在拉投资。

舟山可是好地方啊,未来的江浙人均GDP第一城。

余切上辈子是个球迷,他看球的时候,欧洲的足球联赛都在想办法搞海外赛捞金。四十年后,如果英超的慈善赛跑去江浙举办肯定不奇怪,毕竟在这个时空里,舟山已经是英国人很熟悉的地名。

在这件事情里,冒充舟山渔民的也不少。《里斯本丸号》播出后,各地政府都有民众打报告,自己曾经在某个地方救过洋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在授勋仪式上,余切脑子里一直在开差。

终于,一句话把他拉回到现实,是英女王。伊丽莎白朝余切:

“我长得不高,所以他们给我设计了高一级的台阶,可我还是比你矮得多。”

“女王陛下,人类的成就并不是根据身高来评判的。”

余切弯下身,让女王给她脖子挂上勋章。

接着余切和女王握手,周边的人开始欢呼起来,比余切还激动。

“查尔斯刚才了些冒失的话,我替他向你道歉。”

“无需道歉,我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余切笑道。

这句话声音很,只有一旁的管家保罗听到了,他显然相当震惊。以至于授勋词的时候,前几个字都结巴了。

“他……他是古老中国当今最有名的作家,当代通往未来的先行家;时间似乎总在他的掌控之中,从过去到未来,从文字到现实,他随意停留在其中的任何一处,将之转换;这一时代最伟大的战地记者,他的目光穿越半个世纪,此点于其巨著《里斯本丸号》上表露无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