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解决问题(续)(1 / 2)
第1148章 解决问题(续)
就在双方激烈争吵之际,两侧都有明白事理的人,各自交换了计算过程。
两方计算的过程大同小异,其实并没有多少决定性的区别。
而决定了成功失败的关键因素,很快便浮出水面。
“你们的效率怎么会这么高啊为什么会算出来比正常高五成的产出”
抖着一迭草稿纸,一名学者朝着对面的工程师发问。
那工程师理所应当地开口:“因为采用了《朝圣效率法》啊。”
“你还说你没有在讨好圣孙,《朝圣效率法》顶多提升了半成就不得了了,哪儿来的五成,我请问了!”
“之前灰炉镇的迪特里伯特工坊用了这方法,效率都翻了倍!”
“那能一样吗这是精密零件!不是马蹄铁!”
“谁告诉你迪特里伯特工坊造的是马蹄铁了,人家正经造车轴的……”
“冕下,事到如今,有些话我也不得不说了。”在场的一个圣联高级工程师站了起来。
“你说。”
“冕下,这《朝圣效率法》不是我们没用,是真没用啊。”
“大胆!你在隐射什么你在质疑什么你背后是谁……”
枢密僧侣没说几句,就被霍恩摁下了肩膀。
对于枢密僧侣们来说,这些话是他们必须说,同样是一种政治表演。
望着眼前的这位工程师,霍恩的脸上无悲无喜。
霍恩记得他的名字,阿克森特,一位来自莱亚金角湾教皇大学的工程师。
至于他说的话,不用问霍恩都知道,肯定是从他日常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而得出。
在不少工程师看来,霍恩的《朝圣效率法》实在是矫枉过正了。
不就是治理一下监工问题吗搞点劳工代表,再整个劳工办公室,很快就解决了。
可圣孙就不,非要搞一套莫名其妙的《朝圣效率法》出来。
不用还好,但凡是用了的工厂就没有不效率下降的。
“《朝圣效率法》是经过试点检验的,它的确有效,只是会经历阵痛的改革。”
霍恩这么说,不是执拗,而是真有说法的。
过去的工房操作,往往是工人们依据经验和直观操作,从理性逻辑的角度考虑,效率不是最大的。
反而是很多反直觉反经验的操作,才能带来更高的效率。
《朝圣效率法》其实就是地球上的《泰勒科学管理法》改版,这位就是现代管理学的祖师爷。
至于《朝圣效率法》,以迪特里伯特工坊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正常按照工人们的经验,铁锹尺寸越大,搬运物料越多,效率最高。
但经过观察工长计算,每锹负重约为21磅时,工作效率最高,跟尺寸(铁锹容积)没关系。
所以要使用不同尺寸的铁锹,用于不同密度的物料搬运。
在这项改革之前,每个工人每天的平均搬运量约为6吨。
在这项改革之后,平均每人每天的搬运量提高到了22吨,增幅接近270%。
同时,所需工人数量从400到600人减少到了140人,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只是改变人生来的习惯和直觉,是一件很反直觉的事。
结果就是必然导致一段时间的效率短期下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可以说,霍恩整治监工,严查工厂贪腐,其实就是为了泰勒科学管理法这碟醋才包的饺子。
阿克森特是在第六届大公会议后才加入的圣联,还是在歇利的推荐下。
对于圣联的情况,还只是全看宣传,这还是第一次参与级别这么高的会议。
望着霍恩没有任何表情的脸,阿克森特嘴唇颤抖了一会儿,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本以为来到了圣联,就不用像在金角湾那样,任由神学与政治渗透逻辑的殿堂。
结果,天下的乌鸦一般黑,这圣联还是这样。
“好,我知道了。”阿克森特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木木地坐下。
“冕下自有道理……”一旁的同僚上前安慰。
阿克森特最终还是没忍住:“教皇英明,我服了。”
“你这话……”马上就有枢密僧侣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