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陈·产品体验官·默,《真还传》上映(1 / 2)
三天后,李段法带来了关于彼岸汽车公司注册进展的汇报。
按照常规流程,公司注册通常需要8.5个工作日左右,若遇排队,时间更难以预估。
然而这一次,所有相关公司的注册手续,竟在短短三天内全部完成。
电话那头的李段法难掩兴奋,语气中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这次经历给他的感觉就像是去迪士尼乐园玩,走的都不是VIP通道,而是不对外的内部员工通道,那种前所未有的顺畅、高效,让他体验到一种“宾至如归”的行政服务体验,实在新奇。
陈默在电话这头只是淡淡一笑,并未多言,
在他心里,三天时间也就是个一般水平,甚至有些慢了。
再过一段时间,有些企业为提前抢占关键节点,能做到一天注册、两天开工、三天盈利——那才真正称得上“能量通天”。
毕竟有些人为了十倍百倍利润是可以不做人的
随后陈默让李段法在集团人力资源库中筛选有造车潜力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你们有没有觉得,Moss最近有点神秘?”
“你也感觉到了?”
“今天月度例会他又没来,这都一个月没跟我们一起开会了吧。”
“他不是一直在休假吗?”
“但这次连李秘(李段法)都缺席了,不太对劲,感觉他也忙得脚不沾地。”
在彼岸科技园主楼的顶层,月度例会刚结束,几位老臣并未立即散去。
由陈彤起了个头,大家纷纷聊起最近的观察。
或许是跟陈默相识之处就是在停车场,陈彤对这个地方格外敏感,“这段时间我每天停车上楼,发现Moss车位上的车几乎天天不重样——前天是保时捷,昨天是法拉利,今天居然换成玛莎拉蒂.”
“创研院那边反馈,他最近总往智驾实验室跑,一待就是大半天。”许朝军也补充了一条线索。
“昨天他碰到我,居然问我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车’,想借去开开。”孙子维一脸哭笑不得,“他不想想,他车库里那些车是我的三倍还多,还来找我借?还有王法吗?”
“上个月刚布局完智慧健康生态,现在又要搞新动作,这节奏是不是太密集了?”
“好像自从上次从市里回来,Moss就有点神神秘秘的”
“总不可能是上面下令让他去造车吧?哈哈哈——”许朝军着自己先笑了起来,但笑着笑着,发现大家都没笑,他脸上的表情渐渐凝住,似乎意识到这个猜测并非没有可能。
陆奇整理好手中的会议纪要,抬起头温和地打断大家的猜测:
“大家不必过多猜测。以董事长的风格,该让我们知道的时候,自然会告诉我们。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各自守好岗位。”
“明白!”
8月上旬,一则名为《京城街头接连上演千亿富豪豪车秀》的媒体报道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近日,彼岸科技集团董事长陈默驾驶不同款式的顶级超跑现身三里屯、国贸等商圈,引发路人围观。
这是继上月被曝携多位美女高调购物后,这位科技新贵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据目击者描述,本周二傍晚,一辆银灰色兰博基尼Aventador在工体北路等红灯时,被眼尖的市民认出驾驶座上的正是陈默。
“他穿着很休闲,车窗摇下来透气时被人认出来了。”现场目击者刘先生表示,“很快就有年轻人在道边拍照,他还笑着比了个耶。”
这并非孤例。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周内陈默先后被拍到驾驶保时捷911、法拉利、迈凯伦等至少五辆超跑出现在京城各处。
上周四深夜,更有网友在抖音发布短视频,称在北四环辅路看到陈默驾驶的宾利欧陆,视频已获得超过20万点赞。
值得注意的是,陈默作为一个千亿富豪,竟然没有司机,而是亲自驾驶,这般如富二代一样招摇过市,此举是否得当?
值得我们思考.」
类似《陈默驾驶法拉利现身工体,副驾不是美女,而是雷军》、《北四环惊现狂飙十三郎,陈默超跑炸街大秀驾驶技术》等文章层出不穷,将这位自带流量的公众人物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科技新贵、豪车、招摇过市——所有吸引眼球的要素都已集齐。
与以往的一片赞誉不同,这次的舆论出现了明显转向。
相关新闻评论区中,质疑声此起彼伏:
“前有携美Shoppg,现有豪车巡游,陈默这是真要转型当全球网红的节奏?”点赞最高的这条评论获得了超过3万网友的认同。
“还记得去年他‘科技企业要耐得住寂寞’,今年就带着美女买买买、开着超跑兜兜风,真是判若两人。”
“要不是媒体报道我都忘了,雷总年轻时就喜欢泡吧,这下把默总也带歪了.”
“我怎么觉得默总不是去泡吧呢?以他的身价没这么低端吧,这不会是去考察,想把工体这些夜店就把直接打包收购了,一共也没多少亿,分分钟的事”
更有业内人士直言:“据内部爆料,陈默作为掌门人对外宣称休假,如此不务正业,令人担忧。”
连续的事件让公众对这位科技领袖的印象开始转变。
知乎相关问题“如何评价陈默近期的变化?”
调炫富的‘京城公子哥’,这种转变令人唏嘘。”
面对舆论发酵,彼岸科技集团保持了沉默。
也有声音呼吁理性看待。
财经专栏作家发文称:“企业家也是人,只要不违法,开什么车、去哪里是个人自由。况且陈默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光明正大赚来的,经得起检验。
我们更应关注企业的实际发展,而非过度解读其个人生活。
从另一层面明,彼岸集团的整体架构的健壮性足够强大,短时间不会因为掌门人的休假而受到影响。”
这种观点立马受到许多网友力挺。
这一观点得到不少网友支持。
但南方某媒体很快发文反驳:“当个人行为开始影响企业形象时,这就不是私事了。
特别是对于彼岸这样的企业,陈默以往与公司形象深度绑定,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企业,作为一名集团的管理者,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看着这些报道,对于媒体的过度解读,陈默只是一笑置之。
他之所以开车满城跑,根本原因在于干一行,爱一行。
就像早年亲自带团队做微信时,他痴迷于研究如何提升用户体验;
做游戏时,他执着于思考什么样的游戏才能让玩家更喜欢玩,什么样的运营让玩家体验更好。
这段时间,他除了在彼岸科技园跟进了解智驾研发进度,观察员工停车场里的车型,也去雷军那里“取取经”,请教对方关于造车的一些想法。
两人边开车边聊车的画面,恰好被媒体捕捉到罢了。
无论工体还是国贸,他们的目的都是考察市场,体验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车辆给他带来的视觉感受变化。
在接受造车任务后,以米SU7为参照,结合雷军的经验和这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陈默是想确定下来彼岸的第一台车定位。
他的目标,是让彼岸汽车像彼岸科技取代BAT中的B一样,在未来取代传统车企中的“BBA”。
因此,每体验一款车,他都会细致记录驾驶感受与产品要点:
外观设计上,大灯的形状是圆润的还是水滴,尾部是挺翘还是呈弧线型收紧?
进入座舱感受其中空间大,是宽敞还是逼仄?
还有动力系统,转向是轻盈灵巧还是沉重精准?
油门是轻踩即窜、劲道十足还是沉稳线性,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