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 第713章:捧杀做局

第713章:捧杀做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除了天枢发布那段时间较为活跃,平日都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与此同时,港股三大指数,恒生指数、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应声大涨,恒指作为主板市场瞬间突破26000点大关。

各卫视栏目的金融专家,就像收了钱一样,一个个无限拔高未来市场的期望。

三万点只是起步,历史高位三万三绝对能突破,未来三年,看涨四万点。

因为三条消息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第一条消息,天星金融集团于今日在香江成立。

集团公司,天星投资其实早就具备了这种资格,但此前,陆良一直都不进行资源整合。

现在一切终于真相大白了,他不是不想进行整合,只是不想在魔都进行整合。

天星金融集团于香江成立,绝对是香江金融市场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

因为这家集团代表的不止是陆良,还有他过往三年积累下的所有人脉关系。

哪怕香江只是中转站,但以后无论国内资金还是国外资金都要先进港再分流。

小学生都知道,用手拿猪肉,绝对会沾一手油,何况是这么一笔庞大的资金。

再者,天星金融在香江成立,而不在魔都,不就说明港股市场比大a市场更值得投资。

羊群效应在各行各业都适用,金融业尤其,以陆良的影响力,以后加入港股市场的投资人只会越来越多,三年内突破四万点,真不是他们在夸大其词。

就那么一刹那,市场的净流出资金瞬间变成正数,大量散户游资跟风进场,抬高恒生指数。

只是在无人关注的角落,有一股宛如涓涓细流的南下资金,趁着市场大热,悄悄地套现离场。

广场大厦2期88楼,处长办公室。

“陆良”陈杰斌眉头紧锁,在他面前有两块显示屏。

一块收看志祥大厦的新闻发布会,另外一块正在监管几个资金渠道。

三个都是南下资金的专用渠道,也是天星私募上次进港所使用的大资金渠道。

他们无法具体观测到每一分资金来自哪里,但可以大致的推测出那股资金的净流入情况。

自从上次天星量化于香江成立,天星私募使用的大资金渠道就一直呈现出净流入的状态。

然而,这今天这么大的利好消息,南下资金成倍数涌入,天星私募的资金渠道却出现净流出。

“他到底想干嘛”

陈杰斌突然想到了大d会,这种操盘手法简直跟他们如出一辙。

先让自己人的资金进场潜伏,然后抛出各种各样的利好,吸引民众进场,他们再高位套现。

但不同于大d会只是几十亿港币的小打小闹,此前,天星私募投入的资金就超过了20亿美元。

哪怕后续没有再追加资金,但那也是150多亿港币,这样一来一回,起码滚到了200亿港币。

如果陆良只是想赚钱,陈杰斌或许还不会这么生气,但他这样是在消耗香江民众对他的信任。

说好的,天星来了,陆良来了,牛市就有了,结果赚一笔就跑,把信任他的人全部挂在山上吹冷风。

关键这种事还掩盖不住,最快今晚,最迟就是明后天,一定会有人发现南下资金正在减少流入,甚至出现净流出。

“我需要个解释!”陈杰斌脸色阴沉,盯着屏幕中陆良清秀的脸庞。

只见他笑容亲和,就像跟老朋友谈话,讲述几年前第一次接触港股市场。

“不夸张的讲,港股市场是我的启蒙恩师,它就像一个知性优雅充满魅力女性。”

三十三岁正是年富力强,充满男性魅力的年纪,何况陆良还手握滔天财富。

在他毫不吝啬赞美之词的吹捧下,无数本地人心里飘飘然,一瞬间思绪仿佛回到了十年前。

那时候,内地还没有发展起来,他们不仅摘掉了殖民地头衔,还成为无数大陆人羡慕的对象,哪怕是蓝领工作者,去到内地都能包个二奶,享受天龙人待遇。

对香江人来说,千禧年后的十年间,就是他们最怀念的黄金年代。

时过境迁,自08年后内地的发展就像上了发条,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都不为过。

反观香江一直停滞不前,渐渐从大陆人都向往的摩登都市,变成代购城市。

以隔壁深镇为例,只要不想存钱,月薪五六千的普工,照样能吃好住好。

反观他们,就算月薪一万,也只能省吃俭用,住暗无天日的鸟笼。

他们本可以忍受黑暗,假如不曾见过光明。

他们很久没有被人吹捧了,何况对方还是内地,乃至全球范围都算是最优秀的青年企业家。

在陆良声情并茂的赞许下,恒生指数就像脱缰的野马,往27000点发起冲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