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回到八零机械厂 > 第395章 他不会,就教他!

第395章 他不会,就教他!(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395章 他不会,就教他!

崔少杰相当崇拜的看着陈露阳:“陈露阳,你是真厉害。能给我们系主任讲课的,你也算是开天辟地头一个了。”

陈露阳眼皮一跳,脸上挤出了一个尴尬到快扭曲的笑,跟着陶润泽几个大哥麻木的回到了寝室。

……

当天晚上,哲学系办公室

萧辉还有几个哲学系老师在台灯下,围着陈露阳写出来的半本草稿,像研究文献一样仔细端详起来。

“你看他这句,”萧辉指着第二页,“‘the producer t weigh argal sts agast argal revenue…’,这句里面又是函数又是机会成本的,别的学生写论文都绕着走。他倒好,直接一句:‘衡量边际成本与收益时,不只看产出,还得兼顾生产函数、资源限制和机会成本。’这叫翻译这叫理解透了。”

“理解虽然理解了,但有些句子翻译的还是略显粗糙。”西方哲学史布兜子老师翻到后页,

“比如这里‘ respoo arket signals’他写的是‘依据市场的提示’,稍微浅了些。”

“但他是大一学生!不是专业翻译,更不是受过系统训练的编译人员。”萧辉轻敲着桌面,反问一句:“你们能看出他是学生”

“看不出来。”有人回答。

无论是课堂的讲课台风还是面对提问时候的潇洒镇定,

说他是专家都不为过!

根本就瞧不出来是一个19岁的大一新生。

“真是有意思啊……”布兜子乐道:“原本只是想瞧瞧谁成天晚上在哲学楼教英语,没想到还发现个人才。”

逻辑学老师补充一句:“还是个放错了地方的人才。”

萧辉忍不住又骂了一句:“这么好的苗子,怎么就去学经济学了!”

几个人瞧着桌子上的手稿,越看越是喜欢,越看越觉得了不起。

随着时代的一切开始进入正轨,

各行各业都开始万象更新,学校也“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学术重建阶段”。

各个学科的师资力量都在融合力量,逐步对原著进行翻译和编写。

“……你说咱们正在做的那个‘原著编译课题组’,”布兜子顿了顿,“要不,吸他一个”

“我同意。”中国哲学史老师点头。

“这孩子懂英语,翻译功底强,讲解能力突出,最主要的是有哲学素养!”

“现在工作组正缺人,如果能把他吸纳进来,对于咱们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布兜子犹豫:“我倒是也同意,但是他懂康德、休谟、黑格尔吗”

萧辉无所谓:“他不懂,咱们就教懂他!”

“回头给他办一个听课证明,让陈露阳来哲学系听课。”

逻辑学老师还是不放心:“可就算他能听懂康德、黑格尔和休谟,他要是不会德语、拉丁语、法语和希腊语,这也白扯啊!”

那陈露阳英语好是好。

关键康德、黑格尔俩老爷子都是德国人。

其他的那几位老祖宗不是法国的就是希腊的,

英语的虽然也多,

但是吧……

既然翻译了,肯定还是要从这几位大神身上入手才行。

“他不会,就教他。”

萧辉再次开口。

“而且,他会意大利语。”

布兜子和逻辑学老师几个人诧异的看着萧辉。

“他给意大利人当过翻译。”萧辉回答。

“高红鸣之前跟我聊天的时候说过,这个陈露阳不仅会英语和意大利语,还会日语和法语……这孩子是个天才!”

布兜子、逻辑学老师和中国哲学老师仿佛看精神病一样看着他。

“这不可能吧他才多大啊!”

“……再说他这点年纪,搁哪学的这么多外语”

这不合乎逻辑啊!

逻辑学老师发出灵魂疑问。

萧辉叹口气道:“以前我也觉得不可能,但是今天听了他的课,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可能的。”

谁好人家孩子,刚上大学就能读萨缪尔森原著,讲亚当斯密和凯恩斯啊!

“听说他之前在一家外宾饭店工作过一段时间,他的那些外语都是在外宾饭店里学的。”

听到萧辉这么说,几个老师不吱声了。

这年头,外国人稀罕。

想学外语那更是难上加难。

但要是在外宾饭店工作过,那就说得通了。

本来省城的位置就挨着国外近,平时的大型外事活动也多,见到的外国人也多。

如果语言方面有天赋,再加上环境的熏陶,

多学几门语言是说得通的。

“那就让他来听课!”布兜子建议:“明天给他开张听课证明,让他先跟着本科生听课。”

马哲老师问:“那这本笔记怎么办”

“系里这么多的学生,一个一个抄不知道要抄到什么时候。”

“不如把他印出来,给同学们发下去。”

学校里面是有铅印室的。

到时候系里拨点钱,批量的多印点给学生发下去,省的学生挨累了。

“印是可以印,但既然印了,不如就印好。”

萧辉翻着陈露阳的手稿,眉宇间露出思索之色。

虽然陈露阳手稿翻译的很不错,但就像是布兜子说的,有些句子翻译的太粗糙了。

虽然大意是正确的,

但还是有打磨和修改的空间。

不过嘛……

“经济系的书、经济系的学生,就让连英华他们自己校对,自己掏钱印!”萧辉道。

“咱们不给他们干!”

每个系里的经费都是有限的。

虽然哲学系的学生也要上政治经济学这门课,但毕竟还是经济学的范畴,该让连英华他们掏钱的,就让他们掏!

打定了主意,

萧辉等人把笔记板板正正的锁在办公室,随即守株待兔似的离开了。

学校里的消息,就像是食堂排骨涨价,传的比广播都快。

第二天,

陈露阳开大课,怒驳萧辉的辉煌举动传遍了哲学系、经济系和小半个男生女生宿舍。

“老连,你这个学生讲的是真不错!”

经济系老师办公室里,几个老师凑在一块,语气中全是对陈露阳的夸赞。

“尤其是举例子,那举的真是颇有你的风范!”

“每个例子都举的非常贴切!”

连英华听说陈露阳反驳了萧辉,平素紧皱的眉头舒缓,紧绷的下巴和嘴角也有了笑模样。

“我学生么……那陈露阳写的手稿呢你们谁拿回来了”

连英华问向最关键的问题。

“被萧辉借走了。”西方经济学原理导论老师回答。

“他借走了”

连英华声调拔高了:“他一个教哲学的,借这个干啥他能看懂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