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联盟欧洲航天公司(2 / 2)
张启明没有明说这些技术的来源。
但皮埃尔和他身边的cto都是明白人。
米国放出的消息中,就有传闻张启明在过去几年,大规模吸纳前毛熊专家背景。
毛熊在航天器的长寿命和可靠性方面,确实有着独步天下的绝活。
尤其是在材料和应用物理领域。
否则,也不可能和米国对抗那么久。
毛熊那些技术,他们也眼馋。
只是他们公司实力太弱小,根本没有参与分肉资格。
张启明提到的这些技术和材料,正是他们欧罗巴宇航科技急需。
米国现在也是竞争对手。
之前尝试过多次想要购买,都被无情拒绝。
张启明队出现,让他们看到了机会。
“张先生,您希望什么方式进行合作?”皮埃尔按捺住心中激动,急切询问。
“我们可以成立一个联合实验室,地点可以设在高卢国。
由贵方主导管理,我方派遣技术人员参与。”张启明提出了方案:
“苍穹科技还愿意投入一笔研发资金,与贵公司共享我们提供的这部分特定技术资料,帮助你们攻克可靠性难题。
作为回报,我们希望获得贵公司在高可靠性星载计算机架构设计、抗辐射FpGA的软件容错算法,以及精密姿态控制传感器方面的技术咨询和工程支持。
当然,所有合作产出,双方共享知识产权。”
张启明并不介意对方得到技术变得更强大,
甚至巴不得欧洲在航空航天领域,更强一些。
免得米国老是盯着他一家小小的私人公司。
如果通过这一场交易,能够用毛熊遗产中,关于材料学和系统级抗辐射的黑科技经验。
换取欧洲在芯片设计、软件算法和精密仪器方面的白科技支持。
张启明举双手赞成。
他很清楚,完全自主设计一颗顶尖的导航卫星,涉及的技术链条太长,必须有所取舍。
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的短板,尤其是在被严格封锁的领域。
皮埃尔听到这话,却陷入了沉思。
这个合作诱惑极大,能解决他们公司的燃眉之急,能获得梦寐以求的可靠性技术。
可风险也同样存在。
这会与米国主导的制裁方向背道而驰。
很可能导致自己公司受到连累。
“张先生,您应该清楚,目前的政治气候……”皮埃尔有些犹豫。
“技术交流探索的是人类未来,不应该和政治挂钩。”张启明正义必然的说道:
“欧洲需要保持自己在太空领域技术独立性和竞争力,不是吗?
与苍穹科技合作,是双赢。
至于外界的声音,只要我们保持低调,以联合研发的名义进行。
谁会过多关注一家高卢国中型企业,与一家亚洲公司在某些基础技术领域的合作呢?
贵公司想要在航空航天领域有所突破,只靠自己苦苦研究得需要多长时间,耗费多少资金呢?
你们公司还能独自支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