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 鉴心为证,守业无疆(1 / 2)
寒冬腊月的滨海,一场初雪悄然洒落,将玄山鉴宝联盟总部笼罩在一片素白之中。顶层露台上,陈轩凭栏而立,深灰色的大衣裹挟着清冷的风,指尖却紧紧攥着一枚温润的鉴心玉。玉身映着楼下广场上璀璨的灯火,也映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将他眼底的沉静与暖意勾勒得愈发清晰。
今天是玄山氏遗址公园启幕一周年,也是联盟“文物守护者计划”正式启动的日子。广场上人头攒动,红色的横幅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醒目,来自全国各地的鉴宝从业者、考古学者、文化爱好者齐聚于此,空气中弥漫着热闹而庄重的气息。一年前遗址启幕时的喧嚣仿佛还在耳畔,而此刻,更多了几分岁月沉淀后的厚重与希望。
“陈哥,该下去了,仪式马上开始。”小林快步走上露台,身上的西装落了薄薄一层雪,脸上却满是难掩的兴奋,“苏姐的摄影展布置好了,就在广场东侧的展厅,好多人都围着看呢!还有周老带过来的考古专业学生,特意提前到了,说想听听你今天的致辞。”
陈轩点点头,将鉴心玉轻轻揣回衣襟,那里还贴着胸口藏着一张折叠的短笺——这是父亲三天前托人送来的,字迹依旧苍劲,却比之前多了几分释然。他深吸一口带着雪意的空气,转身与小林一同下楼。
电梯里,小林迫不及待地汇报着联盟这一年的成果:“陈哥,咱们全国的加盟机构已经突破50家了,覆盖了23个省市,你当初制定的《鉴宝行业公约》,上个月还被纳入了咱们省的地方文物保护规范,算是真正把行业标准落到了实处!对了,我还带出了3个年轻的鉴宝师,都是名校考古专业毕业的,今天特意带过来,想让你给他们鼓鼓劲。”
说着,小林指向电梯外等候的三个年轻人,他们穿着统一的深蓝色工装,眼神里满是期待与敬畏。陈轩笑着走上前,一一与他们握手:“文物保护是件需要耐心和初心的事,你们愿意加入,就是对这份事业最大的认可,未来可期。”
年轻人纷纷点头,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激动地说:“陈老师,您破解‘黑鸢’阴谋、守护玄山文物的故事,我们在学校时就听过,能跟着您和联盟做事,是我们的荣幸!”
陈轩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再多说,目光却落在了不远处的展厅方向。苏晴正站在一幅巨大的摄影作品前,给几位参观者讲解着什么。那幅作品拍的是玄山氏遗址地宫开启的瞬间,灯光穿透黑暗,照亮了沉睡千年的文物,画面里满是历史与希望的碰撞。
“苏姐这一年也没闲着,”小林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笑着补充,“她跑遍了全国十几个文物修复基地,拍了上千张照片,整理成了这本《国宝归途》摄影集,今天特意办了公益展,就是想让更多人看到文物守护者背后的故事。”
陈轩缓步走到展厅,苏晴恰好结束讲解,转身看到他,眼中泛起明亮的笑意:“你来了,快看看这些照片,有没有哪张打动你?”
他目光扫过一张张照片:有文物修复师小心翼翼清理青铜残片的专注,有孩子们在遗址公园研学、触摸全息投影文物的好奇,还有联盟成员深夜整理文物资料的疲惫与坚守。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张合影上——那是地宫决战后,团队成员在遗址前的合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硝烟未散的疲惫,却有着无比坚定的眼神。
“每张都很打动我,”陈轩轻声说,“这些照片,记录的不仅是国宝的归途,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初心。”
苏晴微微一笑,递给他一杯温热的姜茶:“开幕式快开始了,李警官刚才打电话来,说‘黑鸢’的残余势力已经彻底肃清,境外追缴的最后一批玄山氏文物,下周就能运回国内,算是给咱们的周年庆送了份大礼。”
陈轩接过姜茶,暖意顺着喉咙蔓延至全身。从最初追查“黑鸢”线索,到地宫决战彻底瓦解这个组织,再到如今残余势力被肃清、流失文物尽数回归,这场跨越数年的守护之战,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上午十点整,启动仪式正式开始。聚光灯下,陈轩走上舞台,台下瞬间安静下来。他没有拿着准备好的演讲稿,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缓缓扫过台下的人群——有白发苍苍的考古泰斗,有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有并肩作战的团队伙伴,还有无数心怀热忱的文化爱好者。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说太多宏大的话,只想给大家讲三个小故事。”陈轩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清晰而沉稳,“第一个故事,关于我的父亲。三十年前,为了阻止‘黑鸢’盗掘玄山文物,他选择隐姓埋名,潜伏在民间,一边与反派周旋,一边默默整理文物线索。那些年,他错过了我的成长,错过了家庭的温暖,却从未错过守护文物的初心。”
台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认真地听着,不少人眼中泛起了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