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大赢家》(14)(1 / 2)
第464章 《大赢家》(14)
北影节,有没有出圈,沈言不关心…
但他这次收获满满。
投了《捉妖记》、《大圣归来》。
除此之外,还跟很多圈内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基本都是些大前辈,比方说田壮壮、李雪健之类的。
田壮壮挺喜欢沈言的电影,提了很多意见。
沈言原本以为他是搞艺术片的,又是第五代导演,肯定看不上沈言的电影,一般艺术片大导演看不上商业片,觉得俗,没美学追求视听风格叙事创新的电影都俗…
甚至建议他:“你要做导演,最好还是跟北电搭个线…”
嗯,沈言之前有想过去北电读个进修班,就当镀个金…
后来觉得没必要。
他做的是商业电影,靠的是观众…
拿不拿奖,主不主流没啥影响…
而且…后世,大家对所谓的主流电影圈挺反感的!
因为他们已经圈子化了,而且跟资本走得太近!
对于资本来说,畅通的现金流是最重要的,现金回笼快是第一要务,至于能不能赚到利润都是其次,只要现金在日夜不停地奔流他们就赚了。
某种意义上是对的!
保持健康的现金流,有效缩短变现周期,是行业生存和进步的方向…
但不等于恰烂钱。
一个行业,就应该有大有小,有尖有平,但不能没底线!
很可惜,路川、乌而善之流属于后者…
沈言加了田壮壮的手机号码,准备回去跟纪翔他们讨论一下…
……
公司,沈言跟饶小志闲聊…
饶小志已经改编好《永不结束的游戏》。
沈言翻看了一下剧本…
还不错!
男主角就叫严谨。
这类作品通常会事先设定一个大背景,然后通过少量人物之间的矛盾制造密集的戏剧冲突。
演戏…
除了严谨,其他参加演习者似乎还没有能够完成身份转变,就这样喜剧冲突就完成了。
换句话说,把这样的剧本放在话剧舞台上演,应该也是成立的。
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给出了严瑾的性格以及演习的设定,然后就在几个配角身上三翻四抖地找包袱,直到剧情推进至最后反转。整个剧本的最成功之处也在于演习这个设定,这使得观众们与熟悉的警匪片情节产生了间离感…
其实,原版的《永不结束的游戏》讽刺了两个点,环境讽刺,在一个大家都不认真的环境下,一个认真工作的人反倒被排挤,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然后是系统讽刺,主角越是较真,就越衬托出当地警察系统的无能的无能和官僚的腐败。
饶小志改编后的剧本依然是一部讽刺喜剧,只不过淡化了原本对系统的讽刺…
原因嘛大家都懂,而是加深了第一方面,对我们日常处世哲学中不正之风进行了批判。
“可以加一点抢劫300万的具体描述,一张新出库的百元大钞,重量约1.15克,300万现金,大约是34.5公斤,也就是69斤…抢倒也还行,就是不好弄出去,打车容易堵,公交站站停,地铁又挤不上…”
饶小志点头:“对对对,还可以加一点家庭的描写,比方说主角爸妈是支持他的,他爸爸说‘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合理合法的抢银行,有困难,克服困难,没有困难,那就给警察制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