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既生哲,何生绍!【22】(1 / 2)
第249章 既生哲,何生绍!【22】
洛阳,金墉城。
在成功收复河内郡后士孙瑞本来挺开心的。
话说这次吕布终于发挥出了他“飞将”的风采。
自过黄河后朝发昔至,不过一日时间便奔袭至河内郡治所怀县城外。
于夫罗率领的南匈奴骑兵在吕布的突击猛攻之下,连半个时辰都没坚持住便直接溃败了,至于麹义倒是没有丢凉州人的脸。
只可惜他的个人武力差了点,并且太过自傲了,被吕布抓住机会直接阵斩。
而见连折两阵之后逃回怀县城内的张杨压根就没出手,直接丝滑的投降了。
毕竟他手下那些兵马连山匪都不一定打得过,更别说抗衡吕布了。
说来张杨和吕布也是老相识了,当年丁原为并州刺史的时候,吕布为主簿,张杨、张辽则为武猛从事,各自归乡募兵。
即便丁原后来被吕布所斩,但张杨和吕布多少还是有点情分在的。
当然,这也和丁原做人太失败有点关系。
若非如此,当年吕布杀丁原之后也不会没有一个并州兵反抗了。
甚至就连张杨、张辽这样的丁原故吏,后来都没有想过替丁原报仇。
并且在原历史中吕布逃离长安后曾两次托庇于张杨麾下,可见双方交情。
因而这次张杨主动献城投降,吕布也没有为难他,反而找士孙瑞要了个官位。
士孙瑞本就不是什么古板固执的性子,便表举张杨为奋武中郎将,留在洛阳。
张杨见投降之后过得反而比在河内郡更安逸,本就胸无大志的他也就认命了。
甚至于就连于夫罗这个流浪的匈奴王子,士孙瑞都没有放过。
由于士孙瑞持节开府的资格确实是天子亲自授予的,堪称是手握大义。
于是一心想要壮大洛阳汉军的士孙瑞直接表举于夫罗为南匈奴单于,并许诺只要他协助汉军收复长安,迎回天子,必然会帮他返回南匈奴王庭,重掌大权。
闻听此言,于夫罗自然求之不得。
结果这支流浪中原的南匈奴雇佣兵,就这样被士孙瑞收之麾下。
可以说这次收复河内郡,吕布打了一场十分漂亮的闪电战。
而在拿下了河内郡之后,士孙瑞也终于松了口气。
手握河内郡与河南尹两地,他总算勉强算是有了自保之力。
即便占据长安的十余万凉州军再度东出,如今的士孙瑞也不怕了。
但凡事就怕对比,士孙瑞前脚还在为有吕布这样的“飞将”而感到高兴呢,后脚就听说了魏哲横刀狼居胥山,饮马北海的消息。
于是刚刚还满心欢喜的士孙瑞转眼间就有些意兴阑珊了。
怎么说呢,吕布好是好,可终究还是不如魏哲更让人眼馋。
士孙瑞至今都还在替天子感到遗憾。
要是当年魏哲攻伐董卓时能少一些掣肘,关东诸郡能多一点忠心,说不定天子早就脱离凉州军的掌控,重返旧都了。
可即便如此魏哲还是收复洛阳,修缮了诸位天子陵墓,并拯救历代藏书于水火。
甚至撤兵后依旧请来了刘虞看护天子,堪称是用心良苦。
可以说魏哲自出仕以来的桩桩件件,都实在让人无话可说。
甚至士孙瑞都有些替魏哲感到可惜,若他生在太平年间必然又是个霍去病。
可惜如今大汉摇摇欲坠,只能让他独自在边地苦苦支撑了。
简而言之就一句话:魏哲实在是太忠心了,简直忠不可言!
念及此处,士孙瑞不无遗憾的对儿子士孙萌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