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野有遗才【22】(1 / 2)
第251章 野有遗才【22】
六月最后一天,最后一批草原俘虏终于被送到幽州。
国渊心心念念的水利工程,至此终于可以开搞了。
疏浚沟渠、开挖河道,反正总有这些鲜卑人忙活的。
与此同时,魏哲也终于开始论功行赏。
说实话,这场南北两线大战魏军其实打得颇为艰难。
尤其是在魏哲定下了南守北攻的战略后,南线魏军从一开始便陷入苦战之中。
若不是屯田模式让蓟县幕府可调动的兵力远超冀州想象,说不定真要元气大伤。
可饶是如此,魏军依旧免不了损兵折将。
比如毛坤的两个哥哥,便在一个月内相继战死,连毛坤本人都重伤昏迷。
不过幸好他是在南线作战,经过华佗的及时抢救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因此这次封赏魏哲破格拔擢毛坤为武威校尉,其兄长也各有追封。
华雄、韩忠、张敞等人论功亦升为校尉,略逊封号校尉一筹。
张辽、赵云两人则拜偏将军,算是仅次于钟扈、太史慈的第二梯队将领。
这便是大浪淘沙,越是乱世,有才能的人便越容易脱颖而出。
当然,魏哲也不仅仅是提拔旧人,同时亦征辟了不少新人。
比如高柔便被魏哲调入幕府户曹担任掾属,为此还叫袁绍一阵疑神疑鬼,还以为魏哲试图策反高干,搞得高干是有苦难言。
相比之下,牵招人际关系就要简单多了。
他十余岁时便拜同县大儒乐隐为师,少年时便与刘备英雄同契,成为刎颈之交。
说来刘备这命数还真有点像汉高祖,早年遇到的人才是真不少。
中平年间,乐隐被车骑将军何苗征辟为幕府长史,牵招因此随老师至洛阳。
中平六年,洛阳发生十常侍之乱,混乱之中何苗、乐隐被害,牵招与乐隐门生史路等人便冒着危险收殓乐隐尸体还乡。不想归乡途中遇到山贼,史路等皆四散逃走,唯有牵招垂泪恳求,山贼觉得他是个有义之人就放他离去,由此牵招声名鹊起。
而在这次南线的拉锯战中,太史慈打了一波防守反击,反而占据了安平国观津县,这才将牵招纳入治下。
在得知此乡中竟然有此人才,太史慈自然不会放过,当即举荐给魏哲。
出身寒微的牵招也早就听说过魏哲的名声,若不是受乡土所限早就投奔蓟县了。
故此在收到幕府的征召之后,牵招毫不犹豫的便动身前往幽州。
随即经过一番面谈,魏哲当即任命牵招为幕府督军御史,巡察瀛洲屯田事宜。
……
话分两头,当魏哲在蓟县休养生息的时候,青州这边则动作频频。
“小人管亥,拜见钟将军!”
乐安国,乐安县外。
只见一名黄巾裹头、魁梧凶悍的黝黑大汉,率领一众贼兵轰然拜倒。
见此情形,钟扈面色古井无波,只是沉声道:
“尔等既欲弃暗投明,须当痛改前非。我主麾下,可容不下乱军之贼。”
管亥闻言连忙点头道:“往日是我等误入歧途,今得归王师,自当洗心革面。”
不过话虽如此,管亥一身的草莽之气还是格外扎眼。
别看管亥姓管,可实际上和北海管氏并没有什么关系。
或许他祖上确实出自管氏,但是百多年下来早就连旁系都算不上了。
只是管氏的族谱上压根就找不到管亥的一点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