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 341章 天书颁布,忽必烈的震惊!

341章 天书颁布,忽必烈的震惊!(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至元元年这一年,堪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草原上的旱灾还在继续,但比前两年已经大大减轻。赵朔调集中原匠人前往草原打水井,进一步减轻了旱情。

再加上天可汗初登基,正是建立威严的时候,那颜们得了补贴后真的没敢征税,草原的牧民们终于得到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直属大元的草原牧民们,则不仅不用交税,而且得到了充足的赈济,小日子更是滋润。

赵朔汗国军队的补给一向充足,这一年就开始为五年后的征战欧罗巴做准备了,今年先选出五万人来。

这五万人,统一配备一匹东风战马。

骑术良好的骑士,当然骑上马就能厮杀。但要发挥最强的战力,就必须和战马进行良好的磨合,现在就要开始了。

另外,虽然三岁以上的战马就能用了。但是,两岁时就要进行骑乘训练。

要不然,“它从小就没干过活”,长大之后训练难度加倍,而且很难达到最好的效果。

大元的广袤国土,没有受灾的地方是不可能的。除了蒙古草原外,还有几个地方有小规模的水旱灾害,被朝廷轻易平定。

大元诸外省,连异族都今年免了一成的田地赋税,感受到了大元开国的喜悦。

大元诸内省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基本上没有灾情,赵朔还免了一年的田地赋税,普通农民们能自由消费的钱财,何止增加了一倍?他们愿意消费,又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进一步兴旺。

赵朔还收工商之税呢,从某种意义上讲,免的部分赋税又回到了朝廷的手里。

明年就要开始免费教育了,学堂得开始修建吧?光是那些南洋奴隶和欧罗巴奴隶,显然是不够用的。

国家免除了今年北方全部徭役,南方一半徭役,大笔的金银发来,雇佣百姓建设学堂,百姓们又多了一条财路。

最受影响的,还得是民间的读书人。

三年免费义务教育,今年起码得把第一年的老师招足了吧?原来的读书人,如果不能通过科举,就只能在民间谋生了,读书人多了一条巨大的出路,科举的失败者终于能吃上皇粮了。

他们考上之后,还要进行统一的培训、

小学一年级的学问,倒是没什么好培训的。但是,赵朔颁布“科学”可是必须培训不可。

这里面既讲述了赵朔钦定的宇宙观、世界观,还教导了忠君爱国的大道理,是这三年免费教育的重中之重。

纸币迅速在内省流行,并且向外省蔓延。

原本赵朔汗国内,汇票就有不小的规模了,为大元朝廷积累了信誉。

现在谁会担心大元朝廷发行纸币,是为了敛财,而不是方便百姓?

那些海外的金银矿,是用来干什么的?

大元朝廷真的缺钱,还能这么大规模的免税和免徭役?

另外,这可是大元开国的纸币啊!

就算以后大元纸钞贬值,这开国纸币都有很大的收藏价值,价格只会上升!

至元元年,大元朝廷的另外一大举措,是改组了“惠民药局”,在各省城、县城、州城设立医院。

宋神宗熙宁九年,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政,设立“熟药局”。统一配制、销售和发放药物,确保药品质量。并且在疫情暴发时,免费向贫民提供药物。

这药局甚至有医疗救助的功能,为贫困患者提供免费诊疗服务,设立固定场所进行医疗活动。

后来,“熟药局”改名“惠民药局”。

当然了,理想很更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宋朝财政紧张,直接影响了惠民药局的运营。经费时常短缺,导致药材质量下降、数量不足,许多地方的药局逐渐废弛,形同虚设。

但其“官办药局”的形式和名称一直保留到南宋末年。

元朝入主中原后,甚至直接承接了这一医疗体系,明清的时候也有惠民药局。

不管这套体系多么形同虚设吧,骨架是在的,有总比没有强。

赵朔统一华夏,以宋朝的惠民药局体系,建立遍布全国的医疗系统。

当初全国种痘,就是以这套医疗系统为根基。

如今,大元建立,正式将这些“惠民药局”改组为县医院、州医院和省医院,在中都还有太医院。

各医院既独自面对患者,又要受上级医院的指导,定期组织医生进行进修。

另外,从今年开始,县医院有个任务,那就是培养赤脚医生。

这些赤脚医生,由愿意学医的百姓组成。学制只有一年,手中只有阿斯品林、大蒜素、胖大海、板蓝根等简单药物,给百姓们治个头疼脑热的。

这些赤脚医生还有两个重大任务,其一,就是普及卫生防疫知识:灭鼠防蚊,饭前便后勤洗手,喝热水晒被子,改变百姓的卫生习惯。

毕竟,“科学”里面说了,世界上有许多眼睛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很多疾病,就是这些微小生物引发的。

科学来自陛下,陛下的学问来自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你还不信吗?

其二,就是监测时疫的情况,一经发现,立即上报朝廷。

县医院除了培养赤脚医生之外,还要培训各乡村的稳婆,教她们各种卫生知识,并且普及产钳工具,减少妇人在生产时的死亡率。

这些赤脚医生和受到培训过的稳婆,除了为乡民服务的本身收入外,朝廷还给予一定的补贴。

赤脚医生每个月三百文钱,稳婆一百文钱,对他们的生活不无小补了。

至于元年,让百姓感触最深的,还是社会治安的变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许是夸张了些,但真是从没有这样安定。

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没有违法犯罪的必要。

另外一方面,就是移民了。

华夏的百姓日子越好,百姓们越不愿意移民。但是,每年的移民目标得完成啊!

官府急了眼,原来只是重刑流放,现在即便轻刑也流放澳洲或者美洲了。

什么小偷小摸,什么诈骗钱财,什么通奸有夫之妇,什么聚众赌博,什么收保护费的,什么殴人致伤的……一经抓获,马上就上了移民的名册。

想去海外淘金都不行,直接去海外种田吧!

其实赵朔本来是不想这么干的,他不愿意让这么多罪犯加入移民队伍,将海外移民污名化。但是,形势发展到现在,也只能这么做了。

总不能把美洲都留给赵昀或者忽必烈吧?

一二五零年的八月十三,忽必烈带着刘秉忠等三千余人,抵达了泉州港。

当初,忽里勒台大会结束时,忽必烈就想着去美洲开拓了,也得到了赵朔的许可和支持。

但是,还是那句话,拖雷一系做主的是蒙哥而不是忽必烈。

忽必烈带多少人去美洲,带什么人去美洲,拖雷一系提供多少物资和钱财的支持,他自己说了不算蒙哥说了才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