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刑场秋决:玉罗刹何玉凤之末路(2 / 2)
“嘘!别说了,官差看过来了!”
议论声渐渐平息,只剩下呼啸的风声和人们压抑的呼吸声。
刑场上,刽子手已经就位。那是一个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壮汉,袒露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在萧瑟的秋风中显得格外狰狞。他手中握着一把鬼头刀,刀刃在阴沉的天色下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光。他熟练地走到何玉凤身后,检查了一下捆绑的绳索。
何玉凤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一直低垂的头颅微微抬起。
就在这时,魏承嗣看清了她的脸。
那是一张极为清丽的脸庞,即使布满了尘土和憔悴,也难掩其原本的精致轮廓。只是那双曾经据说能勾魂夺魄、也能杀人于无形的眼睛,此刻却异常平静。没有恐惧,没有愤怒,没有怨恨,也没有绝望,只有一片死水般的沉寂,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与她无关。此刻的她,已经被脱去了所有衣物,全身赤裸被双手反绑,捆在刑台上。她的目光缓缓扫过监斩台,扫过黑压压的人群,最后,似乎定格在了遥远的天际,那里,乌云密布,看不到一丝阳光。
魏承嗣的心脏,莫名地抽搐了一下。他见过太多临死前的丑态,或哭嚎,或求饶,或疯狂咒骂,像何玉凤这样平静得近乎漠然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份平静,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甚至有一丝荒谬的不安。
“时辰到!”
随着监斩官一声尖利的唱喏,整个刑场瞬间鸦雀无声。
刽子手深吸一口气,往后退了半步,双手紧握刀柄,高高举起。鬼头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寒光,带着风声,直劈而下!
“噗嗤——”
一声沉闷而令人牙酸的骨肉分离声,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刑场。
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何玉凤赤裸的娇躯,染红了土地,也染红了魏承嗣的视线。
何玉凤的赤裸娇躯抽搐了两下就彻底一动不动了,双腿之间流下了温热的液体,她的头颅滚落出去,在冰冷的地面上滚动了几圈,最终停在了一片枯黄的草丛旁。她的眼睛依旧睁着,望向天空,依旧是那片死水般的平静。
“玉罗刹”何玉凤,伏诛。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和骚动,有人吓得闭上了眼睛,有人忍不住呕吐起来,也有人麻木地看着,仿佛在欣赏一出早已预料到结局的戏剧。
刽子手甩了甩刀上的血迹,从旁边拿起一块早已准备好的白布,擦拭着刀刃。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刚才只是切了一颗白菜。
魏承嗣端坐在太师椅上,身体纹丝不动。他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刑场上那具无头的尸体和那颗滚落的头颅,心中五味杂陈。
秩序,似乎得到了维护。那个挑战朝廷权威的“法外之徒”被清除了。那些施加压力的权贵们,应该满意了吧。
可是,为什么他心中的那份不安,却越来越强烈?
他仿佛看到,何玉凤那双平静的眼睛,依然在注视着他,注视着这个所谓的“秩序”。
他用力闭了闭眼,试图驱散这种荒谬的感觉。他告诉自己,他做的是对的。为了朝廷,为了律法,为了天下苍生。牺牲一个“玉罗刹”,换来的是更大范围的安宁。
“大人,事毕。”属官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来,低声禀报。
魏承嗣缓缓睁开眼,目光恢复了往日的冷峻和威严。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官袍的褶皱,声音平静无波:“嗯。按律处置,收尸。”
说完,他不再看刑场一眼,转身,在一众官差的簇拥下,头也不回地走下监斩台,登上了等候在一旁的官轿。
轿子缓缓抬起,隔绝了刑场的景象和声音。
魏承嗣靠在轿壁上,闭上眼睛,疲惫感瞬间席卷了全身。
轿子在崎岖的街道上颠簸前行,轿外传来百姓渐渐散去的嘈杂声,以及风声依旧。
他知道,何玉凤的死,很快就会成为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又一个谈资,然后,如同所有的传闻一样,渐渐被遗忘。新的故事,新的传闻,很快就会出现。
朝廷的统治秩序,似乎稳如泰山。
然而,只有魏承嗣自己知道,在他心底的某个角落,那个刑场上平静的眼神,那片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以及那句“侠以武犯禁”的古训,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反复出现,挥之不去。
秋风依旧,卷起地上的枯叶和尘土,仿佛要将这刑场上的一切痕迹,都彻底掩埋。但有些东西,一旦留下印记,或许,就再也无法抹去了。
魏承嗣微微叹了口气,将头靠得更深了一些。轿子,还在前行,载着他,驶向那看似稳固,却又似乎潜藏着无数暗流的未来。而“玉罗刹”何玉凤的故事,在她人头落地的那一刻,便已戛然而止,只留下一段模糊的传说,在江湖和市井中,随着秋风,悄然流传,然后,渐渐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