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回到古代与一群女将军征伐天下 > 第609章 玉罗刹伏诛后的影响

第609章 玉罗刹伏诛后的影响(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1.投诉无门,反遭构陷:当受迫害的民众试图向官府申诉时,他们会发现:

官府不作为:许多官员本身就与地方豪强勾结,或畏惧其势力,对民众的申诉会百般推诿,甚至直接拒绝受理。“‘玉罗刹’的余孽也敢来告状?滚出去!”

官府乱作为:更坏的情况是,官员会与豪强联手,将申诉者定为“玉罗刹同党”,或干脆索要巨额贿赂,不给便将其治罪。本想寻求正义,结果却陷入更深的泥潭。

2.“玉罗刹关联者”的污名化:官府为了彰显“功绩”和“铲除余孽”的决心,可能会对所有与何玉凤有过哪怕一丝一毫“关联”(无论主动被动,无论是否属实)的人进行排查和“清洗”。这种清洗往往伴随着株连和滥捕,无数无辜者会因此受到牵连,被打上“匪类”的标签,永世不得翻身。他们不仅要承受物质上的损失,更要背负精神上的枷锁,在邻里的指指点点和鄙夷中艰难求生。

四、 精神支柱的崩塌与未来希望的泯灭

何玉凤的存在,对于这些底层民众而言,不仅仅是实际的庇护,更是一种黑暗中的精神寄托。她是一个“恶人”,但她是“对抗更恶之人”的恶人。她的存在,证明了“强权并非不可撼动”,给了他们一丝微弱的希望。

1.绝望感的蔓延:何玉凤的死,会让他们感到彻底的绝望。“连‘玉罗刹’都斗不过他们,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还能有什么活路?”这种念头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失去了反抗的旗帜(即使这旗帜并不光彩),也失去了对“奇迹”的期盼,他们只能在无边的黑暗中沉沦。

2.麻木与顺从:在持续的高压和残酷的现实面前,一部分人可能会选择彻底的麻木和顺从,放弃所有抵抗,逆来顺受,成为行尸走肉。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死亡。

3.铤而走险的可能:而另一部分人,在绝望的逼迫下,可能会走上另一条极端的道路。他们或许会选择抱团取暖,形成新的秘密反抗组织,但力量微薄,极易被镇压;或许会选择落草为寇,从被压迫者转变为新的压迫者,重蹈覆辙;或许会选择自残、流亡,甚至集体自杀,以求解脱。

五、 社会关系网络的撕裂与孤立无援

何玉凤的庇护,有时也会促成一些底层民众之间的隐性互助网络。他们可能因为共同受过何玉凤的恩惠,或共同畏惧某一压迫者而形成松散的联系。何玉凤死后,这种脆弱的网络会迅速瓦解。

1. 相互猜忌与出卖:在巨大的压力和恐惧下,为了自保,昔日可能相互扶持的邻里、伙伴,可能会相互猜忌,甚至为了向新的权力者表忠心而出卖对方。“是他!我看见他给‘玉罗刹’送过东西!”这样的指控会轻易地摧毁信任。

2.被主流社会排斥:即使没有直接的报复,这些“曾受玉罗刹庇护”的标签,也会让他们被其他底层民众所疏远和排斥。人们害怕与他们扯上关系,担心被牵连。“离他们远点,免得惹祸上身。”这会使他们陷入更深的孤立无援之境。

总结:从“灰色庇护”到“黑色深渊”

何玉凤伏诛,对曾受她暗中庇护的底层民众而言,绝非“正义得到伸张”,而是从一种不稳定的、危险的“灰色庇护”状态,坠入了一个更加确定的、万劫不复的“黑色深渊”。他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个暴力的保护者,更是失去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可能性。压迫者的报复、资源的垄断、司法的抛弃、精神的绝望以及社会关系的撕裂,将共同构成一张死亡之网,笼罩在他们头上。何玉凤的死,对他们而言,不是黎明的到来,而是永夜的开始。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会在随后的几个月或几年内,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成为“玉罗刹”传奇的又一个悲情注脚,也是那个黑暗时代底层民众命运的缩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