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红颜泣血凉州城(2 / 2)
何玉凤并不知道,一张由权力与阴谋织成的巨网,正在向她和她的姐妹们缓缓收紧。
她的“红颜社”,最初只是源于一种朴素的愿望。她自幼习武,随师父云游四方,见多了女子在这个时代所遭受的不公与苦难。来到长安这个繁华却也冰冷的帝都后,她更是深切体会到,无论是高门贵女还是底层妇人,都或多或少受到礼教的束缚、男权的压迫。于是,她开始利用自己的武功和智慧,暗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女子。
渐渐地,一些志同道合的女性聚集到了她的身边。她们中有擅长医术的,有精通音律的,有读过诗书的,也有熟悉市井生活的。她们在秘密的集会上,交流心得,互相慰藉,也分享着各自的见闻与思考。她们会资助贫困的孤女,会为蒙冤的妇人寻找证据,会用巧妙的方式惩罚那些欺压女性的恶徒。她们的行为,在当时看来,无疑是离经叛道的,是“结党”,是“议论时政”(因为她们会讨论导致女性不幸的制度根源)。
何玉凤深知其中的危险,因此对“红颜社”的活动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集会地点不固定,时间不规律,成员之间也有严格的联络暗号和保密纪律。她自己更是行踪不定,除了核心成员,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实居所。
然而,她面对的,是韦挺、杨炯这些在长安官场摸爬滚打数十年,精于算计和构陷的老狐狸,以及他们背后庞大的家族势力和情报网络。
“石头”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他通过一个曾受过何玉凤恩惠、却又贪慕虚荣的小吏之女,设法接触到了“红颜社”的外围。他伪装成一个同样对现状不满、渴望改变的底层汉子,向那位小吏之女表达了对“何女侠”的敬仰,并暗示自己愿意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传递消息,或者处理一些“粗活”。
何玉凤对此保持着警惕,但“红颜社”的发展确实需要一些来自男性世界的掩护和帮助,尤其是在传递一些敏感信息或运输物资时。经过几次试探,“石头”表现得“忠诚可靠”且“能力出众”,逐渐获得了那位小吏之女的信任,并通过她,偶尔能接触到一些“红颜社”的边缘事务。
“石头”将他观察到的一切,事无巨细地汇报给韦挺:何玉凤的活动规律(尽管刻意掩饰,但总有迹可循)、核心成员的大致情况、常用的集会地点之一(那间废弃的尼庵),以及……那位容易被收买的小吏之女。
韦挺和杨炯收到情报后,认为收网的时机正在成熟。他们开始着手“制造”证据。
首先,是“书信”。他们找到府中最擅长模仿笔迹的幕僚,根据搜集到的何玉凤的只言片语(或许是某个成员不慎流出的便条),模仿她的口吻,伪造了几封“密信”。信中“透露”了“红颜社”的“真实目的”——并非仅仅是帮助女子,而是要“颠覆男权,女主天下”,甚至“勾结外敌,意图谋反”。为了让“密信”看起来更真实,他们还“提及”了几位参与集会的“女贵”的名字,并暗示她们是“内应”。这些“密信”被小心翼翼地“藏”在了那间废弃尼庵的佛像底座下。
其次,是“人证”。那个贪慕虚荣的小吏之女,成了他们的目标。杨炯派人找到她,先是威逼利诱,许诺给她及其家人好处,若不从,则威胁要揭发她参与“妖党”活动,让她全家遭殃。在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下,这个意志不坚定的女子最终选择了背叛。她答应在“必要”的时候,指证何玉凤,并按照韦挺等人的授意,“回忆”起一些“证明”何玉凤“野心”的“细节”。
最后,是“物证”。他们从黑市上购买了一些据说是“边境异族”所用的饰品和兵器,同样“藏匿”在尼庵附近,并安排好了“发现”这些东西的“目击者”。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这张网猛地收紧。
这个时机,很快就来了。恰逢西域某部落遣使入贡,却在边境与唐朝守军发生了一点小摩擦,虽然很快平息,但已足够让朝廷上下对“边患”和“外敌”的敏感度提升。
韦挺觉得,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东风”。
**第三章:雷霆一击,百口莫辩**
这天夜里,月色朦胧,曲江池畔的风带着一丝凉意。何玉凤正在那间废弃的尼庵中,与几位核心成员商议下一步如何帮助一位被诬陷盗窃官银的绣娘翻案。她们并不知道,庵外已经被韦挺和杨炯调动的人手(可能是京兆府的捕快,也可能是他们豢养的私兵)层层包围。
“动手!”随着一声低沉的令下,数十名手持刀兵的汉子如同饿狼般冲入尼庵。
“什么人?!”何玉凤反应极快,厉声喝道,同时将身边的姐妹护在身后。她腰间的长剑瞬间出鞘,寒光凛冽。其他几位有武艺傍身的成员也纷纷戒备。
“奉京兆尹令,缉拿妖党!”领头的捕头(实则早已被韦挺收买)高声喊道,“何玉凤,你勾结奸佞,图谋不轨,罪证确凿,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妖言惑众!”何玉凤怒喝一声,“我们在此聚会,只为姐妹互助,何来图谋不轨之说?你们有何证据?”
“证据?哼,搜!”捕头一挥手,手下人立刻开始大肆搜查。
何玉凤知道今日之事蹊跷,绝非偶然。她有心反抗,但看着身边手无寸铁或武艺不精的姐妹们,又犹豫了。一旦动手,性质就变了,“拒捕”的罪名就会被扣实。她希望能通过“理”来说明一切。
然而,她太天真了。那些人根本不是来“搜查”的,而是来“取证”的。很快,那几封伪造的“密信”被从佛像底座下“搜”了出来。
“大人!找到了!反信!何玉凤勾结外敌的反信!”一名“捕快”高举着“密信”,大声喊道。
何玉凤脸色煞白,冲上前去:“那是伪造的!是你们放进去的!”
“放肆!人赃俱获,还敢狡辩!”捕头厉声呵斥,示意手下,“拿下!”
双方顿时陷入混战。何玉凤武功虽高,但对方人多势众,且早有准备。她奋力搏杀,击倒了数人,但终究寡不敌众,为了保护身后的姐妹,不慎被一张渔网罩住,随后被绳索紧紧捆绑。其他核心成员也一一被捕。
混乱中,那位早已被收买的小吏之女,适时地“哭喊”着跑出来,指着被绑的何玉凤,对捕头“指证”道:“大人!就是她!何玉凤!她早就说了,要让女人当家做主,还要联合外面的人…呜呜呜……我也是被她蒙蔽的!”
这番“人证”,如同给何玉凤等人的罪名,又钉上了一颗钉子。
紧接着,那些“边境异族”的饰品和兵器也被“恰巧路过”的“村民”发现,并“上交”给了捕头。
人证、物证、书信“俱全”。何玉凤及其核心成员,被冠以“妖党叛逆”的罪名,连夜押入京兆府大牢。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长安城的权贵圈子。韦挺和杨炯第一时间将“查获妖党,搜出谋逆证据”的“喜讯”上报给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