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与黎明对望(2 / 2)
她轻轻翻开笔记本,纸张泛黄,带着淡淡的墨水香和纸张特有的纤维感,找了一页字迹相对稀疏的内页——那是她上周整理的数学错题解析,旁边还画着小小的思维导图,红色的批注标注着错误原因,笔尖划过的划痕依旧清晰。
她将手中的桂花瓣小心翼翼地夹在书页之间,花瓣的柔软与纸张的粗糙相撞,留下一丝浅浅的压痕,夜露的湿润在纸上晕开一小片极淡的水渍。她想着,这或许是这场“幻觉劫难”最真实的纪念,不是虚幻的蓝光,不是失控的恐惧,而是一片带着清甜气息、沾着夜露的花瓣,是她熬过黑暗、守住清醒的见证,是她在恐惧中依旧能触摸到的真实。
低头看着手中的卡片套匣,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凹凸纹路,每一道都被汗水浸得发亮,带着掌心的温度,边缘的棱角也被摩挲得光滑了些。这一次,手指不再颤抖,眼神也不再躲闪,眼底多了几分释然与坚定,还有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
原来最可怕的从不是黑暗里的未知,也不是幻觉中的诡异,而是被恐惧吞噬的自己,是那种明知拥有力量却不敢使用的懦弱,是那种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的无助。她想起刚才蜷缩在角落的自己,想起那种被恐惧困住、连抬头都不敢的狼狈,忽然觉得有些可笑,又有些心疼。无论下一个午夜会遇到怎样的惊惧,无论过往的梦魇会以何种方式袭来,她都要握紧这份力量,握紧这掌心的温热,握紧这唯一的底气。
力量不是用来消灭恐惧,而是在恐惧中记得自己还能呼吸、还能触摸真实,还能一步步往前走。哪怕带着恐惧,哪怕依旧会犹豫,哪怕幻觉还会再次出现,也要一步步勇敢地走下去,直到等来真正的天亮,直到恐惧再也无法将她困住,直到她能真正掌控那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她将夹好花瓣的学习笔记轻轻放回书桌,指尖在封面停留了片刻,感受着格子纹路的凹凸,像在触摸一段平静的时光,与刚才的恐惧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与那个懦弱的自己告别。然后她合上窗帘,转身走向客厅,脚步虽然还有些虚浮,却比刚才坚定了许多,每一步都踏得实实在在。手机屏幕再次亮起,显示着午夜十二点十五分,挂钟的滴答声依旧在耳边回响,却不再像刚才那样令人窒息,反而成了一种陪伴,提醒着她时间还在流逝,黎明终会到来。
她走到沙发边坐下,将卡片套匣放在腿上,指尖依旧摩挲着上面的纹路,掌心的温热始终未散,像一道护身符,又像一个沉默的伙伴,守护着她在这漫长的黑夜里,慢慢等待黎明。窗外的桂花香更浓了些,偶尔有叶片摩擦的轻响,不再像刚才那样像窥的脚步声,而是成了夜色里温柔的背景音,伴着她渐渐平复的呼吸,在寂静中静静流淌。
童筱薇缓缓站起身时,指尖先在茶几边缘撑了足足三秒——方才蜷缩在角落的姿势保持得太久,膝盖外侧压出了淡淡的红痕,酸麻感顺着小腿缓缓往上爬,连带着脚踝都有些发僵,每动一下都带着细微的酸胀。她垂眸看了眼自己的手,指尖还残留着攥紧衣角的褶皱感,指腹泛着淡淡的白,指甲缝里还卡着一点布料的纤维,那是恐惧时下意识用力、几乎要把棉质裙摆攥破留下的痕迹。
伸手拿起桌上的空水杯,指腹下意识扣住杯沿那圈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纹路,杯壁残留着白天用过的微凉触感,像一块被晨露浸润过的小石子,带着恰到好处的重量,轻轻压下她心头最后一点慌乱的涟漪。
脚步挪动时,米白色裙摆扫过木地板的细微触感格外清晰——那是父母当年装修时特意选的实木地板,踩上去能感觉到木头本身的凹凸纹路,被阳光晒了五六年,边缘处泛着温润的浅黄,裙摆拂过之处,像有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挠了挠脚踝,酥酥麻麻的,竟驱散了几分虚浮。
客厅的书架就立在左手边,三层格子里摆满了她的高三教材、各科模拟试卷、错题本,还有几本翻卷了边的高考真题集,书脊上贴着不同颜色的便利贴,标注着“数学函数错题”“英语作文模板”“理综高频考点”,那是她作为高三生最鲜明的印记。
挂钟就挂在书架上方的墙上,深棕色的木质边框带着复古的雕花纹路,滴答声不疾不徐,像一位沉稳的老者在数着时光,每一声都落在心尖上,既像是在提醒她黑夜的漫长,也像是在倒数高考的日子,此刻却不再是之前那催命般的压迫感,反倒成了牵引她节奏的锚点。窗外的桂香不知何时愈发浓郁,顺着半开的窗缝漫进客厅,带着草木特有的湿润气息,混着深夜特有的清冽,拂过她的衣角、发梢,甚至钻进衣领,那清甜的味道像一根温柔的丝线,牵着她一步步走向客厅角落的直饮水龙头旁。
她站在龙头前,先微微调整了三次呼吸,目光落在冰凉的金属龙头上——十月的深夜让金属表面凝了一层极薄的水汽,指尖按上去时,先感受到一丝沁凉的湿意,像触到了清晨的草叶,随后才是金属本身的冷硬质感。
慢慢转动旋钮时,能感觉到内部齿轮细微的卡顿,那是长期使用留下的熟悉痕迹,她太清楚这个档位了——无数个深夜刷高考真题、背文言实词虚词的时刻,书桌前的台灯亮着暖黄的光,她就是这样转动旋钮,接一杯温水放在手边,累了就喝一口,那温热的触感能瞬间驱散眼皮的沉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