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导向(2 / 2)
蒋珂文脸上的笑容彻底凝滞了。
对方的用意如此清晰,步步紧逼却又站在道理制高点。
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质,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他甚至能听到自己耳根处的血管在轻微搏动。
目光在江昭阳那张看似平静却不容置喙的脸上来回扫视了几遍,对方嘴角那丝礼貌性的弧度没有丝毫改变。
看来江昭阳这小子,新官上任,头一把火就对准了干部选拔这件最敏感也最能显露手腕的事上。
他并非不知道林强的身份,却偏要揪着一个不起眼的村支书……是立威?是试探?还是真有别的想法?
“刘书记那边……”他脑中的念头如同煮沸的开水。
继续推脱?
用“材料确实不齐”硬顶?
这显然行不通了,对方摆明了要看到材料。
而且刚才话已出口,说材料在整理……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静默中流逝了几十秒,每一秒都像一根紧绷的弦在摩擦。
蒋珂文最终闭了下眼,再次睁开时,眼底掠过一丝无奈与决断混杂的情绪。
他抬起手,动作略显僵硬地按下了桌上的内线电话。
“好,我这就让人去找李卫国的材料。”蒋珂文最终通过内线电话,吩咐下属去办。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二人就两位候选人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讨论”。
蒋珂文极力推崇林强的机关工作经历和人脉资源。
江昭阳则强调基层经验和实干能力的重要性。
表面上,二人言辞客气,句句在理。
实则每一句话都暗藏机锋,寸步不让。
一名年轻干部拿着一份略显厚重的档案袋走了进来。
蒋珂文示意他直接交给江昭阳。
江昭阳道了声谢,接过档案袋,解开缠绕的线绳,将里面的材料取了出来。
他看得很慢,很仔细。
越是深入翻阅,他眼中赞赏的光芒就越盛。
材料远比他想像的还要扎实:李卫国不仅是带着带着全村男女老少自力更生、开山修渠。
他还率领村民搞成了特色养殖,他还引入了电商平台,解决了销售难题。
他协调处理的几起长达数年的村民土地纠纷,情理法并用,解决得干净漂亮,获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这不是那种堆砌辞藻、泛泛而谈的总结,里面有很多具体的数据、案例甚至村民的原始评价摘录。
字里行间,能清晰地感受到一个年轻干部扎根泥土的踏实、面对困难时的韧劲以及解决问题的灵活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