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这个明星要登月 > 第291章 月球和火星都要竞赛!我大美必须引

第291章 月球和火星都要竞赛!我大美必须引(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91章 月球和火星都要竞赛!我大美必须引领新形势!

目前老中的登月舱也在研制中了,还是路云上一世见过的“揽月”登月舱。

只不过这一世有了路云的加入,“揽月”会更先进一些。

航天局还做了对比图,让大家看了一下几个登月舱的区别。

(我自己做的比较粗劣的大小对比图,红箭头为舱门位置)

马一龙的大火箭登月舱看起来确实壮观,但这也正是它不被nasa看好的原因。

跟上一世一样,这一世马一龙的9米直径“超级猎鹰”二级火箭改“月球鹰”方案在nasa的评估报告中评价并不高。

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都只是可以接受而已,所以拿到的又是陪跑金额。

从公布的概念图看,“月球鹰”取消了“地球鹰”的鸭翼和尾翼等气动面,也没有标准版的热防护结构,可以说是为登月专门优化设计的版本。

它强大的性能远超nasa的要求,但技术非常复杂,风险很高,考虑到此前“重型猎鹰”火箭和“载人龙”飞船项目研制进度的不断延期,nasa对它的进度更不乐观。

事实上它上一世的进度确实印证了这一点,它利用“炸炸炸”的快速迭代方法对这种级别的超级火箭来说算快的,但对于登月需求来说它还是太慢了。

并且“炸炸炸”的方式非常影响国会老爷的判断力,不少人对它的技术印象很不好。

尤其是它那个不用出大气层的一级助推研发很顺利,但要进出大气层的二级火箭就不太顺利了,甚至有同一个问题多次出现的状况,给地球人炸了好几次超级流星雨大烟。

而这个巨大的登月飞船就是二级火箭改的。

并且月球可不是高度开发的地球,月球上没有完备的降落场,这么高的火箭要是在月球上倾倒了,那可是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所以相对来说还是另外两个方案比较靠谱。

它们类似上世纪“阿波罗计划”的登月舱,但是更大更先进。

nasa评估报告指出,蓝色起源带领的“国家队”管理非常棒,几个合作伙伴都有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登月舱的技术可以接受,性能满足并超出了nasa的要求。

“国家队”登月舱的转移段由诺格公司给国际空间站送货的天鹅座飞船推进舱改进而来。

用来离开月表的上升段继承了大量洛马公司猎户座飞船的电子和控制等技术。

方案最大的短板反而是蓝色起源自己负责的下降段。

这个下降段叫做“蓝月亮”,是蓝色起源搞的商业月球着陆器,不仅可以搭载登月舱,也能搭载其他的商用载荷。

“蓝月亮”的着陆发动机是用的蓝色起源自己研发的be-7发动机,它的性能虽然很不错,但设计复杂技术难度高。

跟这个难度比起来,“国家队”登月舱那离地10米高的舱门反而是个小问题了。

尤其是有太空叉的“月球鹰”登月火箭离地40米高的舱门做衬托。

nasa评估认为三个登月舱方案中最佳的反而是“小企业”团队的登月舱,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小企业队”登月舱方案都得到非常好的评价。

“小企业队”的登月舱是单级,一个低矮的乘员舱加上横向布置的可抛弃储箱。

从月表起飞的时候抛掉储箱可以减重。

对比nasa设计参考的三段式方案,这样的简洁设计不仅极大地简化了方案设计,也具有极好的乘员视野并便于出舱登月。

因为它的舱门离地只有一米多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