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 第372章 ,史铁笙:伤痕,治愈!

第372章 ,史铁笙:伤痕,治愈!(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果然啊.

就是这一股味道,这一股无比的熟悉的味道。

看了一眼余桦,这两个人就是这一次的,‘两个倒霉蛋’吧。

史铁笙知道余桦在外面的‘外号’。

做他的主角,就是当倒霉蛋.

看着他们如何倒霉,去感悟‘活着’的感触。

至少目前来看,就没有超出史铁笙的意外。

电影的节奏很慢,台词极少。

两个人从陌生到熟悉,靠的不是言语,而是一同劳作,一同吃饭,一同面对周遭的白眼与漠视。

他们用一砖一土,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泥屋。

在那个小小的,简陋的家里,第一次有了灯光。

曹贵英看着灯泡,脸上露出了几乎是整部电影里第一次清晰的笑容。

史铁笙的心微动。

苦难文学。

先给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甜,一点点虚无缥缈的希望,然后,再用更沉重的现实,将这点甜与希望彻底碾碎。

这是最经典的手法。

他瞥了一眼余桦,那家伙正看得聚精会神。

电影继续。

他们养了鸡,下了蛋,孵出了小鸡。

他们种了麦子,收了麦子,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粮食。

生活好像在一点点变好。

但苦难如影随形。

村里的富农需要输血,全村只有马有铁是“熊猫血”。

于是,抽血成了他的义务。

一次,两次,三次。

富农的家人用一件廉价的大衣和一点点粮食作为回报,却连饭都不肯让他们在屋里吃。

马有铁只是沉默地接受。

曹贵英心疼他,却也只能默默地给他递上一杯热水。

史铁笙看着这一幕,身体里潜藏的疼痛似乎也被勾了出来。

这种无力感,这种被命运和他人随意摆布的无力感,他太懂了。

这就是人生。

凄,苦。

电影里的苦,不是声嘶力竭的呐喊,而是沉默的承受。

是曹贵英控制不住尿失禁后,马有铁默默用大衣为她遮掩。

是他们辛辛苦苦盖好的房子,因为政策要被推倒,只为了给富农的儿子换取补贴。

是他们收获的粮食,除了还债,所剩无几。

银幕上,是两个卑微如尘土的人,在用尽全力地活着。

可越是努力,命运的巴掌就扇得越响。

史铁笙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结局。

这样的故事,必然会走向一个彻底的悲剧。

只有悲剧,才能让这份苦难升华。

只有死亡,才能让这份挣扎显得有意义。

果然。

最残酷的一幕来了。

曹贵英病了,发着高烧。

马有铁在外劳作,她想着给他送几个刚煮好的馍馍和鸡蛋。

她摇摇晃晃地走到村头的沟渠边,一阵眩晕。

噗通一声。

人就栽了下去。

史铁笙的心,也跟着直直地坠了下去。

来了。

就是这样。

用一个最不起眼的意外,夺走那仅有的一点点温暖。

他甚至已经构想好了接下来的情节:马有铁归来,面对的是妻子冰冷的尸体,他会麻木,会绝望,最后,他会卖掉所有的粮食,还清所有的账,然后安静地,在这片他爱着的黄土地上,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闭上眼,有些不忍再看。

这太残忍了,也太真实了。

这就是余桦所说的,不会让他失望的作品。

然而,预想中的死寂没有到来。

影院里响起了一阵压抑的惊呼。

史铁笙猛地睁开眼睛。

银幕上,不是冰冷的尸体。

是马有铁疯了一样跳进了水里,是村民们围了过来,七手八脚,一片混乱。

镜头晃动着。

最终,湿漉漉的曹贵英被拖上了岸。

她咳着水,浑身发抖,但……

活着。

她还活着。

史铁笙感觉自己的大脑像是被重重敲了一下,嗡嗡作响。

怎么会

为什么

这不对。

这不符合规矩,不符合所有关于此类题材的创作铁律。

苦难的顶点,不应该是死亡吗

希望的彻底破灭,不才是悲剧的核心吗

李轩,这个年轻人,他到底想干什么

电影没有停下来。

马有铁背着曹贵英回家,两人在炕上冻得瑟瑟发抖,他笨拙地给她生火,用身体温暖她。

没有一句抱怨,没有一句责备。

只有劫后余生的相依为命。

史铁笙彻底愣住了。

他原以为这是一部关于“苦难”的电影。

但当苦难达到极致时,电影却硬生生地拐了一个弯。

它没有让死亡来终结一切,而是选择了让生命继续。

让这两个人,继续在泥泞里挣扎着,互相搀扶着,活下去。

这比直接描绘死亡,需要更大的勇气。

也传递出一种……完全不同的力量。

那不是对苦难的屈服,而是一种近乎于顽固的,对“活着”本身的执拗。

史铁笙缓缓转过头,看向坐在不远处的余桦。

余桦没有看他,只是定定地看着银幕,但嘴角却带着一丝笑意。

看吧,这就是《隐入尘烟》。

和我的《活着》不一样的作品。

他又看向前排的李轩。

那个年轻人,从始至终都只是安静地坐着,仿佛银幕上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又仿佛,他就是那片黄土地本身,沉默,却包容了一切。

苦难,没有继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