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故人之子(1 / 2)
钻塔的照明灯突然亮起,强烈的光芒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黑夜的寂静,瞬间将整个井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这突如其来的光亮让所有人都不禁眯起了眼睛,适应着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廖沫站在一旁,他注意到陈东莱和唐庆伟的眼中都流露出一丝惊异之色。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豪的笑容,然后热情地向他们介绍道:“这是我们厂区内的大功率探照灯,专门为夜班工人提供照明服务。”
“为了保障汇川和华阳的工业用气供应,我们公司从十年前就开始实行三班倒制度,确保生产的连续性。而这些探照灯,就是为了让夜班的工人们能够在黑暗中安全、高效地工作而设置的。”
众人一边听着廖沫的介绍,一边沿着厂区的道路步行前往食堂。二楼的小餐厅是专门为领导干部和接待服务准备的。
廖沫轻轻推开房门,带领着陈东莱和唐庆伟走进小餐厅。一进门,他们就看到桌上已经坐着几位身着夹克的领导,正微笑着向他们点头示意。
廖沫快步走到桌前,指着坐在中间的那位领导,对陈东莱介绍道:“这位就是我们公司党委的郝登封书记。这位是副总经理……”
陈东莱这回倒是有些受宠若惊,落座后便端起酒杯,与在座的领导寒暄。这已经是相当高规格的接待了,要知道,他陈东莱毕竟还不是开江县长,按照对等原则,党委书记郝登封、总经理廖沫都不用出面接待。
这两位现在能坐下陪陈东莱吃饭,显然也是看在自己背后的关系的份上:汇川市常务副市长江自流,目前兼任着正厅级的国家级经开区——汇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党工委书记,手底下还管着几十个高耗能国营企业,是西南石油管理局的大客户。
包间内,热气腾腾的汤锅冒着香气,几盘家常菜摆在桌上,倒是透着几分烟火气。廖沫亲自给陈东莱夹了一块红烧肉,笑道:
“陈县长,开江的天然气田,咱们川东石油没少出力。县里的难处我明白,但企业也有企业的难处。你这20%的要求,实在是让我们为难。”
陈东莱接过筷子,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廖总,难处谁都有,但开江的难处更实在。经开区现在是片荒地,招商引资靠喊口号没用,能源是硬条件。我不求一步到位,但留存比例和价格调控的事儿,咱们得尽快有个说法。”
唐庆伟在一旁低头吃菜,心头却暗自佩服:陈书记这气势,硬是把廖沫逼得没脾气。他偷瞄了一眼廖沫,见这位老总脸上虽挂着笑,眼神却透着不甘,显然不愿意轻易低头。
陈东莱与廖沫的对峙虽未有结果,但气氛已不再剑拔弩张。坐在主位的公司党委书记郝登封,六十出头的年纪,头发花白,面容和蔼却带着一股久居高位的沉稳。他端起酒杯,笑呵呵地打圆场:
“陈县长,老廖,饭桌上不谈公事,吃完饭再慢慢聊嘛!咱们川东石油和开江县是老邻居了,有啥问题不能坐下来解决?实在不行,公司可以组织个专门团队,跟陈书记这边好好对接,细水长流,总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郝登封的话不轻不重,却恰到好处地给双方递了个台阶。陈东莱心中一动,知道再僵持下去也无益,便顺势点头,举杯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