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炮兵培养与发展(2 / 2)
火炮俯仰角:﹣2 to﹢15.0 度
三八式105野炮
弹丸重量:18.0 kg
最大射程:米。”
技术员指着报告上的曲线,“跟咱们之前缴获的旧炮比,射程提高了1.2公里,精度误差控制在50米以内,算得上是日军现役榴弹炮里的佼佼者。”
“10.8公里……”陈振华手指在报告上敲了敲,“比四一式山炮远了近3公里,够得着鬼子的二线阵地了。“
“把这4门105毫米榴弹炮交给李有才,你的人玩不了,让他的人抓紧调试,下午去城外试射,我要亲眼看看它的威力。”陈振华对爱不释手的独立四团团长孔清德说道。
“好的,旅长,你放心好了,我们现在虽然玩不转这些九一式的大家伙,但是九二式和四一式山炮,我们玩的都不差。“
李有才乐得直搓手:“放心吧,旅长,保证给您露一手!”
午后的靶场设在阳泉以西的一片荒滩上,远处的断崖被选为靶标,上面用白石灰画了一个直径五十米的圆圈。
四门105毫米榴弹炮呈梯次排列,炮口昂起,直指苍穹,炮手们正按李有才的指令调整标尺,阳光照在炮身上,反射出冷硬的光。
陈振华站在观测点的高地上,举起望远镜。李有才在炮群前来回踱步,嗓门比炮声还亮:“1号炮注意!标尺2800,方向角3-05,装弹!”
随着“咔嚓”几声脆响,四发榴弹被推入炮膛。李有才猛地挥下指挥旗:“放!”
“轰”,一声巨响连成一片,震得地面都在发抖,观测点的帆布帐篷被气浪掀得哗哗作响。
陈振华在望远镜里清楚地看到,一团橘红色的火光在断崖上炸开,烟尘瞬间腾起百米多高,等风吹散烟雾,原本的白石灰圆圈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直径近百米的大坑,崖壁上的岩石被震得滚落在荒滩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好!打得好!”李有才跳起来,帽子都甩掉了,“我真想再来一轮!”
“上瘾是吧,留着下次攻打太原的时候,再使用吧,这些炮弹精贵着呢!“陈振华打断了李有才的计划。
“这炮的弹道很稳,破片杀伤范围至少在30米以上,用来压制鬼子的集群冲锋或者摧毁坚固工事,再合适不过。”孔清德说道。
“何止合适啊!”李有才跑过来,脸上的油污混着汗水,“这玩意儿比九二式步兵炮的威力强十倍都不止!您看那弹坑,九二式最多炸个直径5米宽的坑,这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直接掀出直径十米宽的土窝子,鬼子的钢筋混凝土碉堡见了它,跟纸糊的一样!”
夕阳西下时,试射结束了,九一式榴弹炮被拖到临隐蔽的山洞,炮口对着通往太原的公路。
山洞口盖上伪装网,周围布上了三层岗哨。李有才还在炮库周围挖了反步兵壕和防空洞,连备用零件都单独锁进了保险柜。
“旅长,您是没瞧见,战士们看这些炮的眼神,跟看宝贝似的。”李有才跟在陈振华身后,兴奋地说,
“以前咱们炮兵团,一门九二式步兵炮都当宝贝疙瘩,现在倒好,105毫米、155毫米的大家伙都齐了,出去跟别的部队吹牛,腰杆都能挺直三分!”
陈振华笑了笑:“光有好炮还不够,得有会用炮的人。你们远程炮团迅速开个重炮培训班,从各团抽些识字的战士,跟着技术员学瞄准、装弹、保养,争取半个月内让他们能独立操作那些105毫米榴弹炮,一个月内摸透那6门155毫米榴弹炮的脾气。”
“没问题!”李有才拍着胸脯,“我已经挑了五十个机灵的,都是打过几年仗的老兵,学东西快得很。等他们出师了,咱们就再扩编一个九一式重炮营,一个155毫米重炮营,到时候别说太原,就是打平津都有底气!”
陈振华望着远处的群山,夜色正从山坳里漫上来。他知道,105毫米榴弹炮的轰鸣和155毫米德式榴弹炮的震撼,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