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975章 进攻晋中

第975章 进攻晋中(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倒是日军那边,三天前还派翻译官来“慰问”,送来一百箱罐头和6挺九二式重机枪,以及大量的子弹和炮弹,话里话外透着拉拢——只要他肯“中立”,不帮八路军,日军就保证142师的补给不断。

“中立?”张子放冷笑一声。他在晋绥军混了十五年,从排长做到师长,什么风浪没见过?日军的“中立”,不过是缓兵之计,等他们腾出手来,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他这种“非嫡系”;八路军的“橄榄枝”,看似温和,可崔紫云的315旅就在平定县城外被磨灭,离晋中不过百里,真要是打过来,自己这点兵力怕是不够看。

他走到墙上的地图前,手指点在阳泉的位置。那里是晋中通往冀西的门户,也是日军和八路军必争之地。“崔紫云的315旅,加上日军一个大队,守卫平定应该没问题吧?”他问参谋官。

参谋官凑过来看:“315旅是35军的主力,虽说崔紫云是个草包,可底下有几个团还算能打;日军那个大队,听说参加过徐州会战,战斗力不弱。共军想拿下平定县,怕是没那么容易。”

张子放点点头,心里稍稍安定。他最擅长的就是“等”。等八路军和日军在阳泉和平定两败俱伤,等阎长官的援军到了,等日军的补给来了,他再从中周旋,谁也不得罪。

反正晋中卡在阳泉、平定和太原中间,进可攻,退可守,只要不主动挑事,八路军未必会先来啃他这块硬骨头。

接下来的几天,张子放一边让部队在城外挖战壕,摆出死守的架势;一边又让人给王靖国回信,说“容我三思”,拖着不表态。他甚至偷偷派了个亲信去平定县城,名义上是“联络友军”,实则是去打探虚实。

亲信回来那天,是个阴雨天。他浑身泥泞地闯进师部,脸色惨白得像纸:“师座,不好了!阳泉、……平定都丢了!”

张子放手里的茶碗“哐当”一声掉在地上,茶水溅湿了裤腿:“你说什么?315旅和日军一个大队,怎么可能说丢就丢?”

“是真的!”亲信喘着粗气,声音都在发抖,“八路军的炮太厉害了,九二式步兵炮跟下雨似的往城里砸,还有那种大口径的重炮,一炮就能炸塌半个城楼!日军的大队部被直接命中,大队长当场炸死;崔紫云想跑,被共军的骑兵追上,一枪崩了……315旅六千多人,逃出来的不到三百,日军那个大队,全军覆没,一个也没有跑出来!”

张子放只觉得天旋地转,扶着桌子才勉强站稳。他知道315旅的战斗力,虽说比不上嫡系部队,可六千多人加一个日军大队,就算打不过,也该能撑个十天半月,怎么可能一天就垮了?

“共军……八路军来了多少人?”他颤声问。

“不清楚,听说就两个团加一个侦察团,番号是863旅,旅长叫陈振华,以前从没听过。”亲信从怀里掏出块染血的布料,“这是从315旅俘虏身上扒下来的,上面全是弹孔,共军的火力太猛了,根本没法挡。”

张子放捏着那块布料,指尖冰凉。他突然想起王靖国信里的话:“陈振华用兵如神,阳泉和平定县战斗,足见其能。兄若迟疑,恐蹈崔紫云覆辙。”当时只当是危言耸听,现在看来,这位陈振华,怕是比他想象的还要可怕。

就在这时,卫兵跑进来报告:“师座,城外发现共军侦察兵,看样子是863旅的人,离县城不到十里了!”

张子放脑子里“嗡”的一声,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他冲到城楼上,果然看到远处的土路上,有十几个穿着灰色军装的骑兵正在侦察,望远镜里能看到他们肩上的步枪闪着寒光。更远处的地平线上,隐约有炊烟升起,显然是大部队正在逼近。

“快!让一团去东门布防,二团守西门,三团……三团守北门!”张子放语无伦次地喊道,手忙脚乱地让人搬来机枪,“给阎长官发电报,请求增援!快!”

可电报发出去,如同石沉大海,阎锡山那边迟迟没有回音,倒是日军翻译官又来了一次,这次却没带罐头,只丢下一句冷冰冰的话:“皇军正忙于太原布防,晋中之事,张师长好自为之。”

张子放的心彻底沉了下去。他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越来越近的共军队伍,突然觉得自己像个被抛弃的孩子。阎长官靠不住,日军靠不住,自己这点兵力,真要打起来,怕是连崔紫云都不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