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心向暖阳(2 / 2)
选修课的教室里弥漫着粉笔灰的味道,九月把《发展心理学》藏在《教育学原理》邻居家那个总问云为什么会下雨的小女孩。
上周视频时,小姑娘举着蜡笔画说:云朵哭了,因为太阳公公骂它。当时只觉得孩子气的想象很可爱,此刻才明白这正是前运算阶段的泛灵论思维。她在书页空白处画了朵流泪的云,忽然觉得那些拗口的理论,都变成了活生生的小故事。
课间去打水时,九月在走廊遇到了选修课老师。戴金丝眼镜的教授正拿着保温杯看她的书:准备考咨询师?九月有些不好意思地点头,教授却笑着说:好事啊,现在中小学多缺专业人才。他翻开《心理咨询技能》指着章节,记住啊,共情不是说我理解你,而是我看到你很难过
回到座位,手机震了震,是萧凌发来的消息:我用你教的呼吸法试了,昨晚居然睡着了!后面跟着个欢呼的表情包。九月笑着回复:等我考完试,教你更专业的放松训练。
萧凌给九月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刚在画你的备考日常,他把速写本拍照发给了九月,纸上是个趴在书堆里的小人,头顶冒着代表困惑的问号,总觉得你像在跟这些书打架。九月翻到下一页,发现背面画着片星空,每颗星星里都写着不同的心理学名词。等你考完,我把这幅画送给你。萧凌挠挠头,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遮住眼睛,就当是贺礼。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建立咨询关系的黑体字上,九月忽然觉得那些印刷体的文字开始有了温度,就像此刻屏幕上跳动的对话框,藏着笨拙却真诚的关心。
晚自习时,九月在图书馆整理考试大纲。她把真题卷里的考点按科目分类:普通心理学占20%,发展心理学25%,咨询技能30%...这些数字像拼图碎片,在笔记本上逐渐拼出考试的全貌。
闭馆音乐的最后一个音符漫过走廊时,九月正把《变态心理学》塞进帆布包。书脊磕在包底的金属扣上,发出轻微的闷响,像给这场三小时的刷题画了个句号。
她踩着月光穿过银杏道,影子被拉得老长,怀里的书随着脚步轻轻起伏。宿舍楼道的声控灯在她踏上第三级台阶时亮起,暖黄的光落在七本教材上,书脊上的烫金书名泛着细碎的光。
九月把书一本本抽出来,按大纲顺序在书架第三层排好。《普通心理学》最厚,稳稳垫在底下;《心理咨询技能》要常翻,就搁在最上层。最后放上那本卷了角的真题卷时,窗帘缝漏进的月光恰好漫过书脊,给淡紫色封面镀上层银边。她对着这排书站了会儿,指尖划过冰凉的书脊,忽然觉得它们像列即将启程的火车,正等着载她驶向考场。
深夜的宿舍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九月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索性爬起来打开台灯,在真题卷的扉页写下:为了那些需要被看见的瞬间。这句话让她想起很多画面:自闭症男孩的笑容,失眠者的黑眼圈,哭泣老人的皱纹...这些面孔在灯光下渐渐清晰,像星星般在黑暗中闪烁。她忽然明白,那些看似枯燥的理论和真题,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的——学会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接下来的日子,九月的生活变成了图书馆、教室、宿舍三点一线的循环。清晨的露水还挂在草叶上时,她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背《普通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午休时间别人去吃饭,她抱着真题卷在自习室啃面包;晚上闭馆的铃声响起,她才恋恋不舍地合上《变态心理学》。
萧凌偶尔会发来今日份打气表情包,有时是举着加油牌的小猫,有时是戴着博士帽的小熊,九月则回赠他整理好的放松训练要点,两人的对话框渐渐堆满了心理学小知识。
资料书到货的第三周,九月开始做模拟题。她在自习室找了个带计时器的位置,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答题。当最后一道案例分析题写完时,计时器的红灯刚好亮起,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她对着答题卡上的红勾发呆,忽然发现37道单选题里只错了两道,这个正确率让她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照片里的答题卡躺在《普通心理学》上,像艘终于靠岸的小船。
二楼楼梯间的阴影里,一个女生正对着电话哽咽:我真的学不进去了......九月握着保温杯的手紧了紧,《心理咨询技能》里积极倾听的要点突然浮现在脑海。她没敢靠近,只是把刚买的柠檬糖放在楼梯扶手上,糖纸在安全出口的绿光里闪了闪,像片小小的萤火虫翅膀。
九月把所有错题按科目分类整理。发展心理学的错题本最厚,她用红笔在封面上画了棵树,每个错题的知识点都像片叶子。窗外的雨敲打着玻璃,她忽然觉得这些日子啃过的书本,就像把自己的人生重新梳理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