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174章 秋分来信

第174章 秋分来信(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输入框里先跳出中秋快乐,她盯着那四个字看了三秒,觉得太像群发祝福,手指一顿就删掉了。换成国庆出去玩注意安全,又觉得像长辈叮嘱,显得生分;改成听说你去山里,那边冷不冷,又怕他觉得自己管太多。指尖在删除键上犹豫半天,最终还是清空了输入框,只留下一片干净的白。

其实她想说的是祝他中秋快乐,国庆出行注意安全,山路不好走,别跑太快,想提醒他记得带件厚外套,山里的早晚温差大;想说说自己把《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的重点整理完了,那些拗口的共情技术心理诊断标准终于理顺了。

可这些话语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刚冒出头就飘没了影。九月知道,有些关心不需要说出口,就像萧凌从不会问她复习累不累,却总能在她最疲惫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出现。

广播里的歌曲渐渐收尾,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再次提前祝萧凌同学生日快乐,也提前祝所有同学中秋、国庆快乐。歌声的余韵还没散尽,九月已经走到教室门口。

她在自己的座位坐下,目光却总往窗外,花又被风吹落几朵,像谁悄悄丢下的心事。九月翻开笔记本,在空白页上写下亲密关系的六个要素,笔尖顿了顿,又添了句恰到好处的距离。

五、图书馆的默契

晚自习的图书馆格外安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九月摊开的《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停在人际关系章节,目光却落在亲密关系四个字上。书上说,亲密关系包含六个要素:了解、关心、依赖、互动、信任、承诺。她一条一条对照,铅笔尖在书页上轻轻点着……

手机在桌角震动时,九月的心跳漏了一拍。屏幕上跳出萧凌的消息:你听过今晚的电台吗?室友说有人点了《知足》给我。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半分钟,指尖冰凉,半天敲不出一个字。对话框上方的正在输入闪了又灭,灭了又闪,像她犹豫不决的心。

可能是你的哪个同学吧。最终发出的这句话,连自己都觉得敷衍。

应该是认识的人。萧凌秒回,后面跟着个坏笑的表情,我猜是你。

九月的脸颊瞬间烧起来,像被晚自习的暖气管烫了一下。她把手机倒扣在桌面上,深吸了好几口气,闻着图书馆特有的旧书香气,才压下怦怦的心跳。窗外的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进来,在书页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谁悄悄写下的心事。

其实我听到这首歌,那时我就在想。萧凌的消息又跳了出来,人这辈子,能遇到一个记得你农历生日,知道你喜欢什么歌的人,就该知足了。

这句话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九月心里漾开圈圈涟漪。她知道他说的是自己,也知道此刻该说些什么,却偏偏什么也说不出来。那些酝酿了一下午的情绪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三个字:我也是。

发送成功的瞬间,晚自习的下课铃响了。萧凌很快回复道:那我们算是达成共识了?

九月对着屏幕笑了,指尖在对话框里敲出个笑脸表情。窗外的月光正好,透过高大的玻璃窗,在空着的座位上投下温柔的光斑。她突然觉得,有些情绪不需要点破,就像这首歌里唱的,如果我爱上你的笑容,要怎么收藏要怎么拥有,或许,远远看着,彼此惦记着,就是最好的状态。

六、秋分的知足

秋分已过,霜降未至,晚风里带着桂花的甜香。九月背着书包走出图书馆,看见花又落了一层,踩上去像踩碎了一整个秋天的温柔。手机里存着萧凌发来的最后一条消息,那句达成共识像颗投入心湖的石子,余波久久未平。

她和萧凌算什么关系呢?一起上过选修课,组队参加过心理知识竞赛,偶尔在图书馆遇见会坐在一起自习。算不上亲密,却有着超越普通同学的默契。九月知道萧凌不吃香菜,喜欢喝茉莉蜜茶,梦想是开一家结合心理学的户外拓展营;萧凌知道九月怕黑,背书时喜欢小声念叨,连她自己都记不清的农历生日,他却标在手机日历里,备注着喜欢火锅和砂锅。

这样的关系,像初秋的天气,不冷不热,刚刚好。九月曾在日记本上写:如果友情是恒温的,那或许比爱情更长久。她不知道这句话对不对,却格外珍惜这份恰到好处的距离——像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边界,清晰又温暖,给彼此留足了空间,却从不会觉得疏远。

回到宿舍,九月翻开笔记本的新一页,在扉页上写下:所谓知足,是知道有人把你的农历生日标在日历里,有人把你随口说的喜好记在心上,有人愿意穿过校区送来温暖,也愿意在你需要时,恰到好处地出现。

笔尖划过纸面,留下浅浅的印记,像一颗心,终于找到了安稳的角落。在这座离家三千多公里的城市,在这个寻常的秋日傍晚,九月突然明白,有些感情不必说破,有些牵挂不必张扬。就像那首在放学时响起的《知足》,像彼此记得的农历生辰,像此刻心里满溢的、说不出的暖意——这样就够了,真的够了。

窗外的月光淌进宿舍,落在摊开的笔记本上,照亮了那句刚写下的话。九月合上本子,嘴角的笑意像被月光吻过,温柔又明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