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岁退休?(1 / 2)
杨简又想到了大鹏和他的《煎饼侠》。
大鹏因为《煎饼侠》在商业上的成功但口碑上的争议,之后他花了多少年、多么努力地拍《缝纫机乐队》等还算不错的电影,才勉强挽回一部分口碑和信任?阿里影业如果这次搞砸了,他们所要承受的后果,只会比大鹏更严重。因为阿里的投入更大,期望更高,摔下来的动静自然也更大。这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后续其他项目的开局,观众会带着‘阿里出品,是否值得信任?’的疑问去看待他们的新片,这种印象一旦形成,想要扭转,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
“所以,他们想要那点微不足道的协同?给!大大方方地给!在电视剧宣传时,‘顺便’提一句‘电影版也在紧张筹备中’,还能显得我们大气。共享一点点无关痛痒的美术概念,既满足了合同条款,也无伤大雅。因为最终,我们输出的、定义这个世界的,是整个电视剧的完整品质和深入人心的故事。”
“而我们,”他总结道,笑容依然平和,却蕴含着强大的自信,“我们只需要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拍出一部配得上‘爆款’之称的精品剧集。然后,坐在一旁,看着我们亲手点燃的期待之火,如何因为对方的不争气,最终反过来将他们灼伤。”
“到时候,所有人都会称赞我们电视剧版的成功,同时惋惜电影版的失败。而我们,不仅提前收获两个亿的真金白银,避免了电影化的巨大风险,还凭借电视剧赢得了口碑和市场,甚至间接……嗯,算是为行业‘清理’了一下过于狂热的资本吧。”
“这一局,”杨简轻轻吐出最后几个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们都是赢家,而且是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
张彤彤和蒋雪媃对视一眼,她们彻底明白了,杨简答应的那些附加条款,根本不是什么让步,而是扔给对手的糖衣炮弹,是提前写好的剧本里的伏笔。他早已看到了故事的终点,并且愉快地决定,由自己来书写开篇,而结局的苦果,则留给财大气粗的阿里影业独自品尝。
杨简轻松地往后一靠,看向蒋雪媃说道:“所以,蒋总你的任务不轻,要确保我们的电视剧达到我说的精品乃至爆款现象级的水准。”
“嗯,我明白。杨导您放心,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蒋雪媃点头应道,之前还不觉得,听了自家老板一番分析,她顿时也深感肩膀上的担子很重。
“小简,那要是阿里那边成功了呢?”张彤彤问道。
“他们成功?那这笔交易就是双赢,我们大大方方的恭喜他们就行了。不过我依然不看好仙侠题材电影化,太虚了。”
杨简不看好仙侠题材电影化她们是知道的,也听过杨简的分析,虽说觉得很有道理,但凡事无绝对,万一呢?
不过张彤彤没再多说什么,就像杨简说的那样,即便阿里影业成功了,这也是一笔双赢的交易。而且天眼影业真的不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一个Ip,手握阅文集团,好的Ip都是紧着天眼影业挑选。
杨简也不怕阿里把这个Ip毁了,反正电视剧板块别毁了就行。有些时候,电影还真没电视剧赚钱。
“对了,合同签订资金到账以后,给小说的作者发个大红包,金额多少你们自己看着办。”
“好的,我们会处理。”张彤彤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得到了杨简的指示,谈判就跟更加利了。天眼影业和阿里影业双方的法务与商务团队立刻开始了高效运转。在巨大的共同利益驱动下,一个急于买,一个愿意卖,谈判进程异常顺利。不到一天的时间,一份涉及金额高达2亿Rb的版权交易合同正式签署。
消息并没有被刻意隐瞒,也根本瞒不住。如此巨额的单部小说电影版权交易,虽说包括了周边衍生品在内,但即便是这样,在华语影视圈内也堪称史无前例。
这个消息瞬间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整个行业和网络上掀起了巨大的反响。
“震惊!阿里影业斥资两亿天价购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版权!”
“破纪录!《三生三世》电影版权交易创国内历史新高!”
“阿里影业豪掷千金,押宝仙侠电影巨制!”
“天眼影业收获天价版权费,《三生三世》影剧分离开发引关注!”
各大娱乐版块、财经新闻甚至主流网络媒体都被这条消息刷屏。“天眼影业”、“两亿”、“阿里影业”、“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词条迅速登上热搜榜前列。
业内人士的反应可谓是炸开了锅,惊叹、羡慕、质疑、审视……种种情绪交织。
“疯了!真是疯了!两亿就买个电影版权和周边衍生品权益?这成本还没算制作和宣发呢!阿里真是钱多得没处花了吗?”一位大型影视公司的制片人在私下饭局上惊呼,“这要是票房没个十五、二十亿,根本回不了本!仙侠电影哪有那么容易成功?”
同行导演\/制片人不少人对此表示谨慎看好。
“Ip热度是有的,但电影和电视剧是两码事。这么庞大的世界观,怎么在两个小时里讲清楚?而且特效是大头,两亿版权费之后,制作成本恐怕更是个天文数字。”一位擅长商业片的制片人如此分析。
也有人暗自佩服天眼影业:“杨简这手牌打得漂亮,一个还没开发的项目就先净赚两个亿,这眼光和魄力,不服不行。”
编剧圈更多是感慨。
“原作者唐七公子这下真是赚翻了,版权费得分多少啊!以杨简的大方程度,就算版权早就被天眼影业买去了,这次应该也会给她发个大红包。”
“以后顶级Ip的版权费门槛又被拉高了一大截,让我们这些普通编剧怎么活?”
当然,也有编剧担忧:“高价版权必然带来巨大的回报压力,制作方很可能会更倾向于保守的、流量化的操作,反而可能扼杀创意。”
众多投资方则从中看到了文娱产业持续高涨的热度和资本涌入的决心。
“连阿里都如此看好并重金投入,说明这个市场还有巨大潜力可挖。”一些基金和投资机构开始重新评估手中文化娱乐项目的价值。
网络上的讨论则更为直接和热烈:
我妻赫本:“卧槽!两个亿!我滴个乖乖,这数字我一辈子都赚不到!”
小北风向天吹:“阿里粑粑果然壕无人性!这是要打造东方魔戒的节奏吗?”
用户:“阿里爸爸?杨简才是大爹好吗?一部小说的版权都卖两个亿,刘哔嗷!!”
爱吃小鱼贴饼子的凌然:“期待电影版!希望特效给力,千万别五毛!选角一定要符合原着啊!”这一看就是原着粉。
落云谷的王大宝:“完了完了,又有大Ip要被毁了!求放过!电影时长根本装不下原着的内容!”这是比较悲观的原着粉。
轻灵子曰:“天眼影业聪明啊,自己拍电视剧稳扎稳打,把高风险高投入的电影打包卖了,稳赚不赔!活该天眼影业是业内最会赚钱的电影公司,活该杨简是全球首富啊!!”
玖0415:“得了吧,人家杨简当全球首富又不是靠拍电影,是靠他的投资眼光好吗!!”
家住隔壁的老王:“两亿…这得请多少流量明星才配得上这个价啊?感觉又要开始撕番位了。”这是吃瓜群众的观点。
看看书:“所以谁演白浅?谁演夜华?在线等,急!”这才是大多数围观网友最关心的问题。
正如最后这条评论所预示的,在巨额交易本身的震惊过后,大众的焦点迅速转向了——“谁来演?”
阿里影业深谙营销之道,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预热机会。就在交易新闻爆出后不久,各大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迅速发起了多项名为“倾听用户心声”的网络民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