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416章 朱标又涨知识了,让百姓自主用电【求追订】

第416章 朱标又涨知识了,让百姓自主用电【求追订】(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相较于朱标这番话,刘宽的讲话则更加随和,近似于普通人之间的谈话了——因为金陵橡胶厂隶属于工部,并非天工院下辖单位。

他道,“我对诸位只提醒一点,那就是‘安全第一’,不论是提高产品质量还是提高生产效率,都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

“另外,今后橡胶厂如果有什么生产技术上的难题,可以随时寻求橡胶研究所的帮助,也可以向天工院下辖其他研究单位寻求帮助···”

刘宽一番话讲完后,自然也迎来了一阵掌声。

随后,朱标、刘宽又跟橡胶厂厂长、厂副等官员聊了一些更具体的问题,这才一起离开。

回城的路上,朱标与刘宽坐在了同一辆四轮马车中——京师权贵、官员出行由骑马居多变成乘车居多也是这几年的事,因为水泥路越来越多,马车也越造越好,让坐马车出行比骑马舒服很多,也不影响其便捷性。

当然了,对朱标这种重要人物来讲,坐马车最重要的一点是比骑马更安全。

以刘宽如今跟朱标的关系,同坐一辆马车也不会拘束,甚至因为没外人在更放松些。

朱标想起什么,问:“这橡胶厂造成的环境污染大吗?”

刘宽道,“回太子殿下,天然橡胶不是化工橡胶,虽然生产环节中会造成一些污染,但不会多大。”

“况且,在制定各种橡胶产品的生产环节时,便有考虑减少污染。因此,这方面殿下不必担心。”

朱标点了点头,又道:“如今天然橡胶产量增长很快,想来给京师百姓供电的事也能提上日程了吧?”

刘宽想了想过去两三年在火力发电、供电方面突破的一些技术,便点点头道:“是可以提上日程了——回头微臣再带人去

朱标露出笑容,拉开窗帘,透过玻璃窗看向外面,道:“想到将来某日,京师百姓可以用上电灯,我便有些迫不及待啊。”

刘宽沉吟了下,却道:“殿下,微臣认为即便我们拥有了给京师全城百姓供电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也不要硬性通电,最好是让老百姓自己选择是否通电。”

“朝廷生产的电不能无偿供给百姓,只用于电线、电灯就更不能无偿了——这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财政。”

“虽说百姓这几年富裕了不少,但肯定还有一些相对贫穷的家庭,舍不得用电。”

朱标听了恍然,随即道:“你这个提醒很重要,可以作为附加内容,写在给京师百姓供电的奏本之中。”

“是。”

两人聊着聊着,马车便循着宽敞的水泥路进了城。

看到街道上时不时就过去一辆自行车,朱标忽然笑道:“以如今橡胶的产量,朝廷或许该在别处建几座车辆制造厂了。”

“再考虑到,如今咱大明的钢铁产量,也许自行车、马车价格都可以下调一些,让更多百姓买得起自行车、马车。”

刘宽听了真心赞道,“太子殿下仁义。”

如今自行车、四轮马车基本都是由官营工厂生产,钱自然也是由大明朝廷赚去了。

下调自行车、马车价格就等于朝廷向百姓让利,朱标能这么想,确实仁义。

马车又前行了一段,刘宽眼见就要到太平街,可以下车了,却听朱标忽地感慨道:“也不知雄英在对马岛那边过得如何了。”

原来,自去年秋天朱桢移交督办日国事务的差事后,朱元璋便将这差事交给了湘王朱柏。

结果朱柏去干了几个月,什么成绩也没干出来,对日国事务完全就是一副顺其自然的样子,惹得老朱将其臭骂一顿,并于上个月将其调了回来,另委差事。

或许是比较执拗,朱元璋就想找一个自家子孙去督办日国事务。

在剩余的皇子中挑来挑去,找不到合适人员,最后干脆交给朱雄英去办。

在老朱看来,大约督办日国事务涉及到了军事、权谋、谍战、商战等多个方面,能很好的锻炼人。他虽重视朱雄英的安危,可还是让朱雄英去了。

刘宽听出了朱标对朱雄英的担心,便道:“陛下不是给对马岛安排了一部无线电台吗,太子殿下若想念雄英,可多发几次电报询问。”

朱标不好意思道,“我这当父亲的老是主动问候儿子,怕是不太好吧?”

“哈哈哈,”刘宽笑起来,“这有什么,父母爱子乃是天性···嗯,若殿下真觉得不好意思,可以佯装关心他差事办得如何嘛。”

朱标听得眼睛一亮,若有所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