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西夷的社会实验,冰岛竟也能种地?【求追订】(2 / 2)
朱雄英若有所思地点头,“原来如此。”
朱元璋、朱标也因此转移了注意力,随后几人又讨论了一些视频中涉及的其他问题,这才让刘宽播放下一个视频。
朱檀却在心里想着:这烟叶既然在后世能被很多人喜欢,那么我在北美建藩后,或许可以将其当做一项重要经济作物推广种植,好在将来增加鲁国财富。
不过刚开始肯定要以种植粮食为主——毕竟有粮食才能养活更多人口,有了人口才能做更多事,乃至做大事啊。
见刘宽调出了第三个视频,将平板电脑放好,朱檀这才回过神,看向屏幕中的视频标题。
“同样是种田,贫富差距咋就这么大?”
看见这标题,朱檀心中又是一喜,暗想:还真是瞌睡来了就有枕头,才想着建藩后垦荒种田的事呢,居然就能看到一个相关视频,看来老师还是很在意我这个聪明学生的嘛。
视频开始是一幅幅世界各地人民种田或吃饭的画面,有的看着贫困而麻木,而有的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不断扩张的城市,逐渐萎缩的森林,秩序井然的大农场,犬牙交错的自留地。”
“如今欣欣向荣的人类文明表面是都市的钢筋水泥、灯红酒绿,背后则是无数干饭人的深渊大口,粮食需求。”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全球仅谷物产量便达到了每年28亿吨,然而仍有7亿人食不果腹。”
“耕地扩张、南北分化,生活在地球不同地方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粮食忧虑。而人类绝大部分粮食都来自于耕地。”
“在全球人口日益膨胀的今天,观察世界各处的耕地,了解他们背后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差异,便很有意义。”
这个视频又是一个朱元璋等熟悉的阿婆主【地球知识局】所制作,其在开篇讲述了制作该视频的目的和意义后,便开始以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来举例。
第一个例子就有点出乎朱元璋等人的意料。
只见视频镜头拉到高空,随即转向欧洲西北方的大海上,那里赫然有好几座冰雪覆盖的岛屿。
最大的一个岛估计都有好几个行省大小,最小的可能只有大明一个县那么大。
最终镜头下降,让一座被标明为“冰岛”的岛屿成为镜头主角。
如今朱元璋也是知晓后世地图上经度、维度意义的,这片岛屿明显处在北方高纬度地区,几乎是与罗荒都司平行,甚至更靠北。
‘这么靠北的地方应该很寒冷吧?看视频的意思,莫非这地方也能种地?’
朱元璋心中疑惑。
大明如今虽设立了罗荒都司,可目前只建立了少量卫所,当地仍以游牧的牧民为主。
只不过从大前年才开始让罗荒的卫所寻觅合适的地方垦荒种土豆。
虽然从这两年罗荒都司土豆收获还不错,但那里苦寒的条件,依旧让人视之为畏途,朝廷只能通过流放犯人充实那边的人口。
为了避免出现卫所军逃亡的现象,罗荒的卫所军施行了轮戍制。
去罗荒都司卫所的将士只待一年,且在原来的卫所仍有田地,由其家人种植,当地卫所也会出人帮忙。
至于将士在罗荒开垦、种植的田地属于卫所军田(公田),获得收成后一部份上交朝廷,将士也可获得部分。
除此外,朝廷还会给予一些补贴,让去罗荒都司轮戍的卫所军比留在原卫所更赚些许。
再加上其他一些配套的政策,朝廷每年投入一定财政支持,才让大明在罗荒的卫所逐年增加,实际掌控的地域逐年扩张。
但朱元璋明白,这里很多政策须得朝廷足够廉政才能维持住,一旦吏治开始腐败,天然条件恶劣的罗荒都司多半会迅速败坏、荒废。
所以,后世是怎么在比罗荒都司更北的地方种地的?
难道只依靠科技?
带着这种疑惑,接下来的视频他看得更专心了。
“冰岛孤悬于北大西洋上,北极圈穿岛而过,极高的维度导致冰岛空有10.3万平方公里国土,却遍布苔原、荒原和冰川雪原。”
“然而不同于同纬度的格陵兰岛那般白色恐怖,在冰岛西南的海湾和峡谷地区也有着农田和牧场。”
“事实上,冰岛潜在的农牧业用地占总面积的18.76%,甚至还成为了欧洲羊肉供给地。”
“每年北大西洋暖流自南向北,将温暖的海水带至冰岛南部,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同时冰岛低压形成的气旋,给冰岛带去充沛的降水,使西南部和西部地区常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
“气候相对温暖、降水充沛,加之政府兴建温室大棚、补贴电力,使得这处高寒之地,也拥有了独特的农业景观···”
看到这儿,朱元璋不禁眨巴了下眼。
心想:啥意思?这冰岛明明比罗荒都司更靠北,却因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能种田了?